河口讯 永康党支部、关爱党支部、法援党支部、艺苑党支部……在河口街道河宁社区,有14个特色党支部。这些党支部都是根据党员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进行分类的。除此之外,它们还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各党支部都将关心下一代工作融到党建之中来,用实际行动关爱青少年成长。十多年如一日,这些党支部一直坚持至今。
这些特色党支部是如何创建的呢?又是如何将关心下一代工作融到党建工作中来的呢?
2006年,河口区委决定将区直机关党政企事业单位离退休老同志党组织关系全部转到社区,当时河宁社区的党员数量已经达到了600多名。大量离退休党员的涌进,给社区党员队伍的管理带来了难度。在这些党员队伍中一部分不愿参加组织活动,另一部分想发挥余热,奉献爱心,却面临着“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境地。那么搭建一个什么样的平台,才能够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和调动老党员们的积极性呢?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和充分的调研,河宁社区打破原有的机械式的党支部设置模式,根据党员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重新设立了新的特色党支部。在成立初期,河宁社区党委就明确提出了要求,所有的党支部必须将关心下一代工作融到党建之中来。
自开展特色党支部创建活动以来,河宁社区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以特色党支部创建活动为平台、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以为民服务为宗旨开展组织关心下一代活动。“党员五老志愿者护教岗”为孩子们的安全保驾护航;每年“五老”志愿者都会带领青少年学生志愿者开展中华孝德美德、家风传承活动;“六一”儿童节的时候,他们也会在附近小学进行捐助,点亮孩子们的心愿,圆他们的梦想……就像这些老党员和“五老”志愿者所说,“我们不是太阳,也不是月亮,我们就像一颗颗小星星,但是我们这颗小星星依然灿烂,依然晶莹。”正是他们用“星星”之光,点亮了孩子们前行的路。
河宁社区党的建设对关工委工作的引领带动作用仅仅是河口区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河口区按照“哪里有党组织,哪里有‘五老’和青少年,哪里就有关工委组织”的要求,充分发挥退休干部党员在“五老”志愿者队伍中的骨干作用,激励广大退休干部党员履行双重职责,使其真正做到既是关心下一代服务活动的志愿者,又是社会治理、文明和谐社区建设的参与者。同时依托党员活动中心、新型农民学校、离退休干部党员活动室,成立了“四点半学校”、“五老”工作室、家长学校、实现了党建活动阵地与关心下一代工作阵地的联建、共享,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巴晓霞)
新闻推荐
本报讯5月21日,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周凤文一行到东营市就危化品救援中心、海上救援中心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周凤文一行...
东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