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新闻 合作新闻 夏河新闻 玛曲新闻 舟曲新闻 碌曲新闻 迭部新闻 临潭新闻 卓尼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甘南市 > 甘南新闻 > 正文

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做好“无中生有”文章 政协委员为兰州旅游“点睛”

来源:兰州日报 2013-01-16 19:45   https://www.yybnet.net/

委员认为,一个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城市,必然是一个文化魅力四射的城市,只有不断挖掘和丰富文化内涵,旅游业才能充满魅力和特色。兰州虽然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但大多未开发出来,还处于“藏在深闺待人识”的状态。

甘肃省兰州市应挖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结合独特的自然特点及区位优势,并有效地整合现有的旅游资源,高端策划开发形成一批独具特色的、极具影响力的、富有吸引力的、别具一格的、独一无二的主题公园。

兰州是一个与兰有着很深渊源的城市,它不但因兰得名,而且是一座爱兰之城,至今许多地方仍以兰命名。据称至今巍巍的皋兰山巅仍有一种名为“皋兰”的兰花,其“每丛五六叶,叶窄于韭,长三四寸,开花如马兰而小,色蓝微紫”。兰州城两山荒凉突兀,一水蜿蜒东流,小小的兰草,为这坚硬的城池平添了一份柔软、芳香和诗意,仿佛一本厚重苍老的古书里夹的一枚兰花签,兰州因此而得名并令人遐思无限。

提起兰州旅游,对于许多人来说,首先想到的除了传统的五泉山、白塔山、三台阁外,就是近些年渐入人们视野的百里黄河风情线了。改革开放以来,母亲河畔的兰州人从实际出发,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黄河风情线,让兰州水车、黄河母亲等承载了黄河元素的景点驰名海内外,展现了独具魅力的黄河文化。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昔日让兰州人引以自豪的一系列景区景点,并不能完全满足当下人们的消费需求。在此背景下,兰州利用第二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的契机,适时提出了“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的旅游标志语,旨在提高兰州旅游在全国的知名度,着力打造兰州旅游的目的地和兰州旅游的新形象。一时间,兰州旅游再次跃入了人们的视线,以致今夏旅游旺季兰州出现了“一票难求”的情况。

兰州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见证,是兰州形象、兰州城市的象征。兰州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这里有一条河,是母亲河;这里有一碗面,让人回味无穷;这里有一本书,是心灵鸡汤;这里有一座桥,是“天下黄河第一桥”;这都是当下兰州带给世人的旅游文化。其实,对于许多兰州人来说,说起兰州的文化旅游资源大概都能说出一、二,可说起最能体现兰州文化与特色的旅游景区景点时,大多都会产生几许懵懂。

正是在此背景下,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虞海燕在专门听取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汇报时指出,兰州旅游业要争先进位、做好城市历史文化景观建设、做好兰州旅游业“无中生有”文章、加快南北两山生态旅游的规划和打造具有兰州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品牌等五项要求。在不久前举行的兰州市推进旅游业跨越发展及重点项目论证会上,兰州市适时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跨越发展,实现三年翻番目标的实施意见》。在此次旅游工作专题会议上,针对兰州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丝路黄金地段的实际,进一步挖掘兰州的文化旅游资源,有专家学者认为,目前制约兰州旅游发展的“瓶颈”就是,兰州缺乏大体量的旅游景区景点。专家还建议,倾力打造一批超大型主题文化公园,以破解兰州旅游留得住人的问题。

新年伊始,一条兰州建设黄河母亲文化公园的资讯再度使兰州旅游升温。同时,以打造文化旅游为目的地为主题的“华夏发祥地,黄河第一都”兰州旅游宣传语随之亦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就在政协兰州市第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政协委员华山子提出,兰州应在挖掘黄河文化、丝路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着力推进主题公园的建设,以进一步提升兰州旅游形象,促进兰州经济社会发展。

现将这份提案摘要刊发,以飨读者。

华山子委员认为,一个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城市,必然是一个文化魅力四射的城市,只有不断挖掘和丰富文化内涵,旅游业才能充满魅力和特色。兰州虽然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但大多未开发出来,还处于“藏在深闺待人识”的状态。兰州乃至甘肃的旅游业之所以发展还不够特别突出,一是旅游和文化的融合度不够、互动性不足;二是景点分散、跨度较大,代表性的景区还不够鲜明。兰州要想成为世界旅游名城,必须利用黄河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做大做强山水文章,不仅要跨河修桥,还要依山造园,没有跨河桥,没有主题园,兰州的山水文章就缺乏灵魂,缺少灵气。据此,提出了兰州旅游开发的新思路,即特色文化主题公园的建设。

以游乐为主题的“迪尼斯乐园”,以世界地标为主题的北京“世界公园”,以荟萃国内名胜景点为主题的深圳“锦绣中华”,以大唐风采为主题的西安“大唐芙蓉园”,以国家博览为主题的“上海世博园”等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果。依靠这些主题公园,不仅吸引了国内外大量的游客,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大幅发展,且美化了市容市貌,有效地改善了城市的基础设施,还促使当地经济结构更趋合理化。甘肃省及兰州市的旅游开发应以此为借鉴,挖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结合独特的自然特点及区位优势,并有效地整合现有的旅游资源,高端策划开发形成一批独具特色的、极具影响力的、富有吸引力的、别具一格的、独一无二的主题公园。每个主题公园都将设有博物陈列区、展览展示区、体验互动区、礼品特产区、创意文化区、原始生态区等。让游客不仅了解兰州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自然景观,独具的区位优势,并能融入其中,亲身体验,同时带动旅游产业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中国龙凤文化主题公园

以现有的龙源为起点,并整合中山桥及雁滩公园建设中华龙凤博物馆,龙凤呈祥恩爱园,龙凤诗词文化长廊,龙凤爱情信物博览中心,中华龙凤宝塔,锁定恩爱百年桥(中山桥),夫妻百年和好体验园,凤凰卫视合作基地等,使之成为新人新婚传统大典的“爱情圣地”。

《读者》文化主题公园

充分利用《读者》的品牌效应,以《读者》出版集团为文化产业开发的龙头,打造《读者》文化主题公园,并依赖《读者》出版集团本身和集团西侧的平沙落雁景区、春夏秋冬园景区、水车园景区,建设《读者》文化主题公园。公园内可包含《读者》文化博物馆、文化博览园、时尚体验园,《读者》全球作家、名家林,《读者》电子书直播空间,《读者》全球爱心塔,《读者》广场,《读者》心灵俱乐部,《读者》文化礼品园,《读者》碑林雕塑景区等。借助《读者》的品牌优势吸引国内外《读者》的读者及其他游客来主题公园内参观游览、感受体验、寻访互动,使其成为国内领先的极富特色的独一无二的文化出版主题公园和兰州新的旅游景区。

中国黄河母亲文化主题公园

以现有的黄河母亲雕塑为龙头,全面整合小西湖公园及周边环境来建设中国唯一的黄河母亲文化主题公园。公园内的建设可包括黄河文化博览馆,感恩文化塔,中华伟大母亲雕塑长廊,中华母亲纪念林,黄河广场,母子湖,及一系列的以母亲、母爱和中华传统感恩孝文化为特色的展示区和体验区。将黄河历史文化、地理文化、历史脉搏和精神财富完美地、系统地、多角度、深层次地展示给炎黄子孙和国际游客,形成黄河元素叠加、母亲主题鲜明的独一无二的、全国具有代表性的主题文化公园。

华夏九州文化主题公园

兰州是中国陆域版图的中心区,九州台又是中心中的最高点。以九州台为龙头,建造大禹雕像,大禹祭祀神庙,九州方圆广场,中国江河水利博物馆,黄土高原博物馆,还

可利用九州独特的地理优势建立亚洲高原滑翔伞运动基地,使九州台成为中华民族人文和历史、地理和政治的中心坐标,并以此成为继天坛、黄帝陵之外的新的爱国主义景区和中华民族圣地之一。

中国“丝路夏宫”避暑圣地

自2006年以来,兰州市荣获“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殊荣,并被冠以“丝路夏宫”的美誉。兰州可利用“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的称号,依托特色餐饮服务,丰富的森林温泉资源,众多的体育健身项目,城郊乡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和配套完善的旅游服务功能,重点培育具有黄河文化、丝路文化、民俗文化和现代科技文化内涵的黄河百里风情谷旅游精品和南北两山生态体系游,将兰州打造成西北乃至中国著名的世界级休闲避暑度假旅游胜地和国内外会议会展中心城市之一。

中国李白文化广场

李白在《与韩荆州书》中有“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一语,在《赠张相镐二首》中又说:“家本陇西人,先为汉边将”之语,可见陇西是李白自称的故里。兰州应该前瞻性地将

目前的市民广场开发建设为全国唯一的李白文化主题广场(公园)。设立李白文化广场,李白纪念馆、李白博物馆、李白诗歌碑林雕塑长廊,让国内外更多的游客特别是喜好诗词的游客能在此缅怀伟大的诗人李白,体验感受中国传统诗词文化的无穷魅力,并彰显甘肃是中华李姓文化之根,李白真正的故里。

建设中国玫瑰博览主题公园

“苦水玫瑰甲天下”。苦水玫瑰以它迷人的芳香而闻名于世界,永登被称为中国的“玫瑰之乡”。结合兰州新区的规划建设,辟出专门用地种植万亩玫瑰,打造建立中国玫瑰博览园,爱情花都,玫瑰系列产品展览展示区,栽种玫瑰体验区及玫瑰礼品区。规划建设中国玫瑰博览主题公园,不仅可以进一步带动开发永登的玫瑰产业,同时还可美化兰州新区,把兰州新区打造成为独具特色的玫瑰生态旅游基地。

佛慈中医药文化博览园

兰州要利用佛慈的品牌优势,以佛慈集团为龙头,整合兰州植物园,甘肃中医学院及中医院,渭河源、陇萃堂等资源,建设佛慈药物文化博览园,中医药博览中心、展示中心、论坛中心,产、商、学、研兰州药物中心,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唯一的中医药文化旅游景区。这样不仅是打造了一个新的独特的旅游景区,更重要的是可以借此宣传兰州佛慈的品牌优势,进一步培育壮大振兴甘肃的中医药产业。

中国兰花主题公园

兰州是一个与兰有着很深渊源的城市,它不但因兰得名,而且是一座爱兰之城,至今许多地方仍以兰命名。据称至今巍巍的皋兰山巅仍有一种名为“皋兰”的兰花,其“每丛五六叶,叶窄于韭,长三四寸,开花如马兰而小,色蓝微紫”。兰州城两山荒凉突兀,一水蜿蜒东流,小小的兰草,为这坚硬的城池平添了一份柔软、芳香和诗意,仿佛一本厚重苍老的古书里夹的一枚兰花签,兰州因此而得名并令人遐思无限。兰州应做好自己的兰花产业,建设兰花景观,擦亮“兰”的名片。把现有的金城盆景园改造成中国唯一的兰花主题公园,在室内外种植栽培各种兰花,建立兰花博览园,使兰州真正名副其实的“如兰之州、如家之城”。

依托展会提升城市影响力

委员华山子认为,除着力推进主题公园的建设外,还应该举办国际会展赛事,以提升兰州城市影响力。

近年来,中国举办的各种国际会展及赛事争香斗艳。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兰州应借鉴其成熟成功的做法,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兰州经济投资贸易洽谈会的成果,创办“黄河论坛”,并使之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的品牌盛会。同时积极争办其他国际性会展及赛事。如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事等,并通过策划包装使之定期举办,成为一个长期的赛事。除此之外,兰州还应举办黄河笔会,依托飞天文学社设立全国性的黄河文学奖、黄河书画奖,吸引全国文学艺术家、书画家等来参展、交流、传播。依托兰州大戏楼和甘肃大剧院等文艺场所,上演一批重点性的长期性的剧目如《大梦敦煌》、《丝路花雨》、《官鹅情歌》等,同时主推一些特色表演和产品,如兰州太平鼓、环县皮影戏,庆阳荷包,甘南唐卡,甘肃洮砚,兰州拉面等,以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和瑰丽色彩文化及诗歌文学大省来点燃新的感染力,宣传甘肃,宣传兰州,全面提升兰州城市形象及国际影响力。经过三到五年和一个较长阶段的建设,兰州的游客人数必将会大幅增加,旅游经济大幅发展,市容市貌大幅变化,基础设施大幅改善,经济结构更趋合理。甘肃必将成为全国文化争艳繁荣、旅游丰富多彩的大省,兰州也必将成为国内外经济吸附性极强的旅游魅力名市。

新闻推荐

大气魄规划新蓝图齐努力成就新辉煌 ——访2012兰州经济推动力总评榜十大企业家田炫宏

历经15年,兰州宏建从一个孱弱的老企业,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兰州建筑业界的佼佼者。在这一切光环的背后,倾注了以董事长田炫宏为班长的宏建人的心血,超前的规划,不懈的努力,顽强的拼搏,市场的认可,社会的赞誉...

甘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做好“无中生有”文章 政协委员为兰州旅游“点睛”)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