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考得好不如报得好”。如今高考结束还没几天,不少家长就开始琢磨应该给孩子填报什么志愿了。但是,目前的市场究竟需要什么人才?怎么选择才能跟上市场的变化?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兰州市多家人才市场和招聘会发现,不少所谓的“热门”专业,由于专业特色不够突出,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等原因,就业竞争极为激烈。目前看起来“热门”的专业,很可能会在四年后沦为就业的“冷门”。因此,家长和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应该用心分析未来几年市场需求的变化,选择那些前景好的专业。
“热门”专业:就业时成了“冷门”
“工商管理、法学、新闻学……这些当年我填报志愿时的‘热门\’,在四年后的今天看来,找工作却都不太容易。”应届大学生郑雅雯说。
2009年夏天,郑雅雯来到安宁某高校就读工商管理专业。“当时我听到最多的话就是,审计学太专业,还是报工商管理吧,以后找工作时范围比较宽,什么单位都能去。”尽管她对审计学很感兴趣,但父母和亲戚的劝说,让她最终选择了较为“热门”的工商管理专业。
“直到大四开始考虑就业了,我才发现同专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要找份工作是越来越难。”从今年1月开始,郑雅雯参加了多次学校和社会上的招聘会。但由于竞争十分激烈,她始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无奈之下,郑雅雯前往甘南路某商贸公司担任实习会计,努力积累着工作经验。由于还没有毕业,郑雅雯的酬劳仅是每月500元的“实习补助”。但她依然尽力坚持,给自己增加着求职的“砝码”。
6月初,郑雅雯前往某大型医药连锁企业应聘。经过笔试、面试、技能考试的层层淘汰,最终她幸运的“杀出重围”。尽管职位只是助理会计,月薪为1800元,但郑雅雯已经非常满意,相比那些还在招聘会上苦苦寻觅的同学,她已经算是个成功者了。
郑雅雯的经历绝非个案。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为数众多的应届大学生,都有着类似的烦恼:当初报考大学选择专业的时候,一心报考“热门”专业,而找工作的时候,却发现四年前的“热门”专业,不知不觉已变成了就业时的“冷门”。
招聘单位:热门专业多是“万金油”
那么,不少看起来很“热门”的专业,为何在就业时却遭到用人单位的“冷眼”?
记者走访了兰州市多家人才市场和招聘会发现,目前很多被认为就业面宽的“热门”专业,在招聘单位眼中却是可有可无的“万金油”。比如国际贸易专业,就业方向包括金融行业、产品营销、市场公关、行政后勤等,向来被认为就业面宽也容易找工作。但从招聘单位的提供的职位来看,直接招聘“国际贸易”专业的却并不多见。
针对这个问题,龚家湾某机电设备公司的人事经理郑明军表示,尽管国际贸易专业学习了不少经济和营销相关的知识,但对于没有进出口业务的企业来说,国际贸易专业比较宽泛,可被各类的人才替代,还不如选择针对性更强的人才。
“越是专业人才,就越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而有些号称就业面宽的专业,其实就是什么都懂一点儿,但是什么都不太精通。尽管看起来学过很多课程,但在众多掌握的知识和能力中,却并没有特别‘出彩\’的专长。”郑明军说,如果毕业生学的东西过多,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难以集中精力,很可能导致“学而不专”。
在记者在走访中,众多招聘单位也纷纷表示,由于目前的劳动力市场需求,正在逐渐向着分工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对于企业来说,也越来越看好精通本领域知识的专业人才。而不少所谓“就业面宽”的热门专业毕业生,尽管学了很多课程和技能,知识面也比较广,但在专业的精通方面,往往不如那些专业更“对口”的毕业生。因此,同一个工作职位,招聘单位往往更愿意录用更为专业的人才。
专业设置:部分高校顾生源不顾就业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并不是根据自身的特长和兴趣,而是在一味地追“热门”,看到法学、工商管理、国际贸易、新闻学等热门专业,就认为是社会需求大、技术含量高,未来毕业后容易找工作,还能从事律师、企业管理、银行职员等收入较高的职业。但在一些高校工作人员看来,现实却绝非如此乐观。
“很多家长和学生,总是习惯用报考的人数来判断一个专业的冷热。同时,如果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某个专业,大家也会认为此专业很‘热门\’。但事实上,这些看法并不合理。”兰州某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赵萍说。
赵萍认为,这几年来,不少所谓的“热门”专业,报考的人数在不断增加,自然导致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而同专业的人数越多,未来的就业竞争就会愈发激烈。与此同时,部分学校在开设专业时,也显得有些“急功近利”,并没有认真分析市场的需求。
业内人士:要看到四年后的“出口”
“现在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家长和学生都想报考热门专业,方便将来就业。但目前的热门专业,并不一定是将来的就业热门。”东岗西路某大型商场人力资源部主管刘选平,从事招聘工作已有7年。对于目前部分“热门”专业出现的就业难问题,他也有着自己的看法。
刘选平认为,家长和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应该从各个角度认真地分析。比如说,某个专业的市场需求到底有多大,目前的人才数量是否已经大于市场需求,所选择的高校是否具有足够的教育资源来培养此专业的人才等。如果盲目“跟风”选择专业,到了四年后面临就业时,很可能会遭遇到更多的困难。
“其实专业的‘热\’和‘冷\’并不绝对。目前的热门专业,并不一定是将来的就业热门。而现在看起来比较冷的专业,也许反而是未来的就业热门。”刘选平说,劳动力市场和其他的市场一样,都遵循供求的规律。比如说,前几年部分财经、法律、中文等方面的专业很“热门”,但由于这些专业的人才在逐年增加,因此逐渐出现了就业困难的问题。而多年来被认为是“冷门”的土木建筑、石油工程等专业,如今却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因此,家长和学生们在选择专业时,应该学会冷静分析,既要看到目前的“入口”,也要看到四年后的“出口”。
新闻推荐
跨国公司陇上行——投资合作座谈会在兰召开 微软创新中心将落户兰州
6月20日下午,第十九届兰洽会暨民企陇上行的重要活动之一,由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主办,省商务厅、省经济合作局承办的“跨国公司陇上行—投资合作座谈会”在宁卧庄宾馆召开,省直有关部门、有关市州、...
甘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