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坝施工人员
三眼峪大三号坝
舟曲特大泥石流让沉睡在梦中舟曲的人民痛失生命与家园,对于幸存者来说,泥石流是场噩梦,也让很多人记住了舟曲泥石流事发地这个伤痛的名字——三眼峪。
在灾难纪念两周年来临之际,本报记者实地走访了这个让舟曲人民刻骨铭心的伤心地。亲身感受了建设者与自然灾害做斗争的苦难经历,也让记者领略了三眼峪的峻险……
实地踏访“蚂蚁搬家”筑起15道关卡
7月25日下午,舟曲天气异常湿热。记者在甘肃地矿局第二地质矿产勘查院技术部主任潘建磊的带领下来到三眼峪山口,刚到山口,潘主任一再强调记者戴上安全帽。记者说:“没那么危险吧?”潘主任很严肃:“山里经常有落石,可要小心啊!”记者随即戴上安全帽。刚进山口,一座座地势险峻的大山显现在眼前。潘主任指着两条山沟说:“左边是大眼峪,右边是小眼峪,当时泥石流就是从这两条山沟里下来的!”山体上留下的道道痕迹足以说明泥石流的凶猛。
沿着蜿蜒崎岖的山石路向上走,施工车辆在悬崖峭壁间的便道上艰难行走,山路只能容一辆农用车通过,建设者们每天就是这样奔走在峻险的道路上。看着三眼峪排导堤建设者们忙碌的身影,看着耸立于大眼峪和小眼峪沟里的一道道重力坝,一种感动从心底油然而生,深感二勘院建设者为此付出的艰辛努力。据潘主任介绍,三眼峪原来的沟道因城区建设不断萎缩,有些地方只有2米-3米宽,1米-2米深,根本挡不住大的洪水。这次泥石流大灾害,从三眼峪沟道里滚出的200多吨的巨石数不胜数,它们的移动距离达1000米左右,如果冲向房屋,就好比石头打豆腐,必定是屋毁人亡。为了“制服”泥石流,不让这样的“庞然大物”祸害老百姓,三眼峪沟泥石流的治理采取拦排结合的方案,设了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就是在沟里修筑15座钢筋混凝土坝,这15座坝,就好比15个关口,把沟里的2000多万方石块、堆积物牢牢的挡住,不让他们溜出沟来“兴风作浪”。刚刚竣工的这条长2.16公里的泄洪主沟,是保护舟曲县城的第二道防线,其宽度18米,可以并排过8-9辆卡车,一秒钟可以排泄800多立方米的洪水,能保证100年一遇的大洪水顺利通过。上面的挡墙是第三道防线,像“8·8”泥石流那样的泥石流或更大的洪水泥石流都能顺利排泄。有了这三道防线,就能保证两岸百姓安居乐业。为了保证排导堤长久的安全,和在排导堤内进一步拦蓄石块泥砂,在2.16公里的排洪沟内修了72道防冲坎,防止对沟道冲刷和下切。
可是,这些修筑重力坝的钢筋水泥共有23万吨之多,要运到大小眼峪沟里施工地点很不容易,施工人员就像“蚂蚁搬家”一样,或雇用当地的农用三轮车运输,或人拉肩扛。为了灾区人们的安危,为了让受灾群众避免二次灾难,二勘院人硬是通过3个多月的艰苦努力,按期完成了排导堤的修筑工作,重力坝施工也正常进行。
造势雄伟亚洲最大泥石流排导堤
在三眼峪泥石流沟灾害施工工地,潘
主任说,三眼峪治理后主流槽可以防护百年一遇的泥石流,上部复式断面用以防御超100年一遇及类似“8·8”同等规模的泥石流。这样,舟曲人民就可以睡上安稳觉了。潘主任的一席话让人感觉到极大的安慰。是啊,民生工程,人心所向,舟曲老百姓在谈到这一切时,都对党和政府怀着一种深深的感激之情。在三眼峪村,当询问起65岁的村民张秋生对泥石流灾害治理工程的看法时,他眉开眼笑地说:“好得很呢,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的照顾。你们把灾害治好了,老百姓就放心了”。是的,灾害无情人有情。在三眼峪灾害治理过程的日日夜夜里,二勘院建设者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得到了省、部领导和老百姓的高度赞扬。
据潘主任讲,3月29日,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总工程师、国际滑坡协会副主席、研究员殷跃平,长安大学教授彭建斌,省科学院自然地质灾害防治研究所总工程师吴玮江等,在省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汉,省国土资源厅环境处副处长王景辉,省地矿局水工环处处长王世宇,甘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舟曲县泥石流灾害治理工程项目指挥部副总指挥兼技术负责王进聪的陪同下赴三眼峪考察。专家组一行,深入到正在施工中的大眼峪5号格栅坝。在认真查看了施工情况后,在格栅坝对松散堆积物,特别是大石块的拦挡作用给予肯定。并指出,三眼峪泥石流灾害治理工程,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泥石流排导堤工程,是泥石流灾害治理的典范,应该作为泥石流灾害治理示范基地进行推广。
三眼峪印象
两年后来到舟曲,到处都还可以见到这样的标语:“藏乡江南,泉城舟曲”。在忙碌的灾后重建现场看到这样的字眼儿,既让人感到了舟曲新气象,更能说明舟曲曾经是个多么美丽的小城。
2010年8月8日凌晨,三眼峪咆哮,瞬间,182万方米泥石流,从三眼峪沟口倾泻而出,削平了三眼村,摧毁了月圆村,一片废墟让人不寒而栗。第一次来舟曲的同事说:“当时在照片上看到三眼峪景象,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而今面貌崭新,已看不出什么了!”是啊!确实是这样,而今的三眼峪已变了模样,三座大桥跨越排导沟,供老城区和新城区居民过往,行人在新铺的路面上悠闲地行走,似乎忘却了那场梦魇。
月圆村村主任刘小林说,月圆村就在三眼峪左下方,泥石流下来后,月圆村86户人家只留下了10户人家。提及三眼峪,他们都情不自禁地想起那
可怕的一幕。现在他们不用怕了,因三眼峪工程的修建,让留下来的村民很放心。就拿村民的话来说:“三眼峪工程让村民吃上了定心丸!睡觉都踏实了!”
新闻推荐
兰州晚报讯(首席记者刘蔚霞)近日,甘肃省安徽商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兰州召开,会议选举兰州大青山蔬菜瓜果批发市场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伟为新一届甘肃省安徽商会会长。...
舟曲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舟曲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