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新闻 合作新闻 夏河新闻 玛曲新闻 舟曲新闻 碌曲新闻 迭部新闻 临潭新闻 卓尼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甘南市 > 舟曲新闻 > 正文

冰心一片在玉壶记园丁奖获得者马天民先生今天是我国第

来源:兰州晚报 2012-09-10 15:45   https://www.yybnet.net/

冰心一片在玉壶

——记园丁奖获得者马天民先生

今天,是我国第28个教师节,每当教师节到来之际,我们总会想起那些在三尺讲台上默默奉献自己青春年华的教师们。今天,我给大家讲述的是兰州科技外语学校董事长马天民先生。虽然,他没有站在三尺讲台上给学生亲自授课,但为了孩子们,他永远奔波着,那不知疲倦的身影值得我们尊敬。因为,在甘肃教育事业中,马天民先生所付出的一切不是常人能够做到的。

2010年8月8日,对于马天民来说是个永远也不能忘怀的日子,他一生中最尊敬爱戴的父亲突发疾病与世长辞,在外拼搏30多年的马天民听到这一噩耗后,第一时间赶往河北邯郸老家。离开家乡30多年,马天民没能在父母面前尽孝,谁知回到父亲面前时却是诀别。他整整三天三夜守在父亲的灵前,为的是能够多陪父亲一会。

父亲的去世,给了马天民沉重的打击,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在父亲灵前流干了眼泪。然而,与他父亲去世的同一天,甘肃舟曲发生了特大泥石流地质灾害。曾经美丽的藏乡一夜之间满目疮痍,多少家庭沉寂在一片悲哀之中。

8月15日,远在河北老家为父亲办理丧事的马天民突然接到甘肃省教育厅的电话,希望他能够帮助政府安置舟曲灾区的学生在科技外语学校借读,同时希望他火速回兰商讨具体事宜。

母亲得知消息后,劝他马上回去。马天民再也忍不住了,泪水像决堤的河水喷涌而出,他知道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就在接到电话的当天晚上,马天民告别了母亲,他长跪在父亲的灵前久久不愿离去。傍晚时分,他和司机两人驱车星夜兼程往兰州赶。在雨中行驶了近20个小时,第二天下午,他们终于赶回了兰州。

位卑未敢忘忧国

8月16日下午2点30分,带着一身的疲惫,,马天民坐在了学校的会议室里,他没有顾上老师们对他的问候,抓紧听取学校行政人员的工作汇报。当他把了解的情况汇总之后,当即决定所有行政人员立即进入工作岗位,安排布置接待舟曲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

8月17日,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短短一天时间,学校就制定出了完整的舟曲学生借读工作议程。到8月28日开学前夕,学校已经准备好了26间教室,14间办公室,233间学生宿舍,44间教师宿舍,并紧急购置650套高低床以及1300套课桌椅,90套办公桌椅,并且免费为舟曲学生发放1400多套被褥及生活用品。为了让舟曲的孩子们能够安心学习,又准备好了4个120座的多媒体阶梯教室和一个可容纳120人的会议室,并且开设2个医务室、一个心理咨询室、一个语音室,3个微机室、3个实验室等。与此同时,学校加强后勤工作,招聘餐饮服务人员30多名,后勤服务人员5名,门卫2名。

为了全面抓好舟曲学生的安置工作,甘肃省委、省政府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省、市领导及兰州市委、市政府、甘南州委、州政府及各级教育部门的领导同志,对舟曲学生的安置工作给予很多的关心和支持,并且先后到学校指导工作,从而使舟曲学生能够在开学之际顺利入学。

马天民说:“政府把这么重的的任务交给了我,这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一定要对政府负责,对舟曲灾区的孩子们负责。”

甘肃民办教育在十多年前几乎是个空白,2002年秋季,一座规模宏大的全日制中学在兰州市郊的马家梁建成,这就是被人们称之为甘肃第一所规模化民办学校的兰州科技外语学校。马天民,就是这所学校的创办人。

说实在的,民办教育不是一般人说办就能办,首先投资者要有耐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办学校同样是这个道理,除了基础建设外,关键是要树立品牌。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对民办学校存有疑虑,认为学习不好的孩子才去上民办学校。为了打破这一偏见,马天民几乎是吃住都在学校,他从全国各地聘请有经验的教师任课,遍访兰州名校寻找能够为自己事业发展的掌门人,于是他聘请多位兰州一中、师大附中退休校长为学校把关,短短几年时间,就让学校名声大噪,被人们称之为甘肃教育界的一匹黑马。我们从一组数据中可以看出,兰州科技外语学校在10年的成长过程中,潜心教育,成绩斐然。从2004年到2012年,高考上线率一直保持在86%以上。

10年,兰州科技外语学校为甘肃的民办教育事业付出了很多,同时也为甘肃的民办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了表彰他在民办教育中取得的成就,2004年,他荣获甘肃省“园丁奖”,同年被《中国民办教育》评选为封面人物,并被兰州市政府评选为先进个人。目前,兰州科技外语学校占地面积150亩,总投资达到1.5亿元,学校可同时容纳3000名学生学习生活,是目前甘肃省内规模最大的民办全日制学校。

国事大于家事

亲兄弟一样。

舟曲的学生们已经可以安心生活学习了,可摆在马天民眼前的困难逐渐显现出来。随着物价的上涨,国家拨付给灾区学生的生活费用已经不能维持正常的开销。怎么办?眼前的困难是现实的,两校师生加起来3000多人,总不能因为物价上涨因素就降低生活标准。于是,马天民想到了贷款,可是,这几年国家紧缩银根,贷款谈何容易,无奈之下,他动员家人拿出来全部的积蓄,又通过小额贷款等方式筹集资金用来补贴和改善学生的伙食。

孩子们的情绪千变万化,当一个孩子说想家时,立刻会波及到其他学生。为了让孩子们安心学习,每逢节假日是,他总会千方百计改善学生生活。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这些全装在他的心里。两年时间,他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

为了做好学生的安置工作,马天民经常前往甘南州政府和舟曲县政府,随时向上级领导汇报舟曲师生在兰州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尽可能地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他常常说:“舟曲的师生们已经经历了一次重大的灾难,我们只有用爱心去对待他们,让他们感觉到我们就是他们的亲人。”两年时间,舟曲师生对兰州科技外语学校对他们的关照从内心里感激。“天灾无情,人间有爱”,这就是舟曲师生和科外师生共同谱写的新时代赞歌。

今年秋季开学,马天民时常一个人在

校园里,过去两年,舟曲孩子们的身影时

常浮现在眼前。今年暑假前夕,马天民得

知舟曲的师生们开学就会全部搬走,说实

在的,他心里有些舍不得。毕竟两年时

间,他和1000多名舟曲的师生建立起了

深厚的感情,突然要分开了,心里总有些

舍不得。

舟曲的孩子们搬到兰州新区安了家,

他们在党和国家的关心下有了新的学习

生活环境,可是,马天民依旧没有闲着,他

前前后后去了很多次,看望曾经一起学习

生活的舟曲师生。

马天民告诉记者,我这一生选择了教

育,选择了孩子,虽然很辛苦,但是过得很

一兰州科技外语学校在规模上的确是充实,如果人有来世,我定会总结经验,

个很大的学校,但是,1400名舟曲师生的创办出中国最好的学校从家乡河北到兰州,马天民用30年

突然到来,多少给他们还是有了很大的的时间兴办教育,30年,几乎是人一生工

压力。为了保证正常的教学工作顺利进作的三分之二时间。他没有休息的日

行,马天民对学校的各项工作做了重新子,更没有休闲的时间,他所有的,就是

调整和安排。怎样能够在自己的生命中,多为孩子们

考虑到灾区的孩子们离开家乡到异办点事情。

地读书,孩子们一定会思念远在家乡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30年,马天民

亲人。为了让孩子们安心,马天民每天培养出了千千万万的莘莘学子,为甘肃教

亲自过问食堂的伙食,同时要求科外的育事业做出了的贡献,在此第28个教师节

同学们一定要尊重和关心并且礼让舟曲来临之际,我们向他致以崇高的敬礼,并

的同学。就这样,舟曲学生在科外两年祝愿他在今后的工作中,为中国的教育事

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没有与科外的学生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发生生生生任任任任何何何何矛矛矛矛盾盾盾盾,,,,两两两两校校校校同同同同学学学学互互互互敬敬敬敬如如如如宾宾宾宾,,,,就就就就像像像像□□□□晚报记者晚报记者晚报记者晚报记者田小东田小东田小东田小东

新闻推荐

筚路蓝缕浴火重生灾后三年“藏乡江南”舟曲重现美丽画卷

救灾现场新华社图片旧貌换新颜新华社图片核心提示   ...

舟曲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舟曲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冰心一片在玉壶记园丁奖获得者马天民先生今天是我国第)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