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日,记者从省旅发委了解到,针对日前国家旅游局公布甘肃省个别景区受到摘牌、降级、严重警告、警告、通报批评处理的情况,甘肃省将在全省范围内持续开展A级景区整治行动,以推进景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确保甘肃省景区质量全面提升。(相关报道见月日《兰州日报》7版)
作为一项衡量景区质量的重要标志,参与评选国家A级旅游景区对任何一个景区乃至当地的旅游产业发展而言都是必须争取的“资格证”。有了这张“资格证”,景区的经营就能获得更大的影响力,提高知名度,并由此带来一系列门票、服务等方面的更高附加值。当然,获得A级景区资格,前提是必须符合评选的软硬件条件,而这也是维护A级景区信誉,获得消费者信任的必须条件。
实施景区质量等级制度的初衷,在于通过分级管理,让景区发展有目标,增强积极性,增强经营的规范化,有利于景区的长远健康发展。然而,长期以来,由于退出机制的不完善,包括5A级在内的A级景区基本上都是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景区评级几乎成为一劳永逸的“终身制”。这也导致一些景区一旦被评级后就觉得进了“保险箱”,管理松懈,服务质量下降,游客投诉不断增加。
可以说,A级景区“终身制”的现象,已经背离了激励机制的初衷,降低了国标的含金量,也损害了旅游主管部门的公信力。因此,从规范旅游秩序、维护游客权益、促进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大局出发,迫切需要打破景区“评级只升不降,靠着星级涨价”的怪圈,建立完善A级景区的常态化退出机制。通过进一步完善A级景区退出机制和加强社会监督体系,强化景区质量等级前期评审和后期监督。对部分问题景区要敢于“黄牌警告”,对问题严重的景区更要敢于发“红牌”,让降级甚至摘牌成为常态。唯有如此“动真格”,才能提升景区经营的危机感和责任心,倒逼景区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从而推进景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确保旅游产业的全面提升。
新闻推荐
月6日,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批复同意兰州铁路集装箱场站作为临时口岸对外开放,具体包括兰州新区中川北站、兰州东川铁路物流中心两个作业区。记者从兰州海关了解到,这是甘肃省第一个铁路开放口岸,也是...
甘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