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石言
市一院急诊科卢曦于2017年5月被甘肃省总工会授予“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勤学习,爱钻研,善思考的“急诊人”。
如果说医院是一个生与死较量的战场,那么急诊科就是这个战场最激烈的前沿,医生和护士们就是那些冲锋陷阵的勇士。勇士的取胜之道只有一个,就是高超的业务技术。卢曦深知这一点,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牺牲了与家人的团圆,牺牲了个人的休息,付出了外人看不见的汗水。2016年8月,在甘肃省120院前急救技能大赛准备阶段,为了追求技术标准到位,他顶着烈日,勤学苦练,汗流浃背,每天练下来嗓子哑了,手腕肿了,手掌膝盖全磨起了水泡,全身酸痛难忍。同事劝他,但他依然故我,上百次的付出,上千次的磨合,上万次的练习,他获得了大赛最高奖项“个人全能冠军”,骨折固定与搬运一等奖,成人气道管理一等奖,成人心肺复苏二等奖,颈椎损伤与搬运三等奖的好成绩。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大赛结束,面对荣誉,他觉得这是他的责任,当一名急诊科护士就应该这样。
——病床边的“拼命三郎”,医疗战线的勇士。
呼叫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每当任务来临,急诊科的人必须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急诊科创伤病人多,往往合并各种复杂情况,容不得片刻的怠慢,遇到这种情况,卢曦总是冲锋在前,像有使不完的力气,抬患者上床,帮患者移动,一遍一遍的擦洗,消毒,插氧,输液,他总是精准而有条不紊。
2015年冬季的一天,外面寒风刺骨,急诊科里一片忙乱,一位八十多岁衣衫褴褛的老人,步履蹒跚地走进了急诊科,老人因几天未解大便肚子疼来就诊,没有家属陪伴,也不知道如何挂号,甚至没有钱挂号。卢曦用自己的钱给老人挂了号,找大夫看过后,遵医嘱给老人灌肠,老人年纪大了,刚灌肠没多久,老人忍不住将大便全拉在了床上,整个抢救室全是臭味,隔壁床的家属捂紧口鼻都跑开了,他毫不犹豫立即为老人擦洗和更换垫单,他说:我不是圣人,我也会难受,但这个老人是我的病人。
这一切并不只在瞬间,也不只在一天,而是在卢曦工作中的每一天。这样的执着坚守也使他获得了全市优秀护士、窗口服务标兵、窗口服务明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新闻推荐
夏天来临时,和朋友去了一趟甘肃。天下着小雨,陇东的小县城笼罩在云雾中,宛若仙境。朋友家在河边,河水已经干涸。朋友说以前河里有水,近年几乎全年断流。河床杂草丛生,空气中飘浮着“牛屎的清香”,我说出...
甘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