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新闻 兰州市 嘉峪关 金昌市 白银市 天水市 酒泉市 张掖市 武威市 定西市 陇南市 平凉市 庆阳市 临夏州 甘南市
地方网 > 甘肃 > 甘肃新闻 > 正文

清华回信,提前的“开学第一课”

来源:山东商报 2017-06-29 15:55   https://www.yybnet.net/

近日,一封求助信《一位甘肃高分考生的请求》受到关注。在信里,甘肃定西残疾考生魏祥希望清华大学“在接纳我的同时,能够给我母子俩帮助解决一间陋宿”。随后,清华招生办主任回复:将为他提供尽可能的资助。昨天,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号“清小华”专门给魏祥回信说“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见本报今日A4版)

一封未来母校的细腻回信,对于一名尚未入学的清华准新生而言,在实际意义上,已经是大学教育的开始。考生魏祥非常幸运,不仅是他“求一间陋宿”的诉求得到了学校正面的回应,收获了周到的关照,更在于那封信里洋洋千余言的文字温婉可人,情怀爆棚,足以让一名高中毕业生醍醐灌顶,被一种叫做“情怀”的人文典范一击而中,受益终生。

这,就是一堂提前到来的“开学第一课”,这封信里的每一个字句,都可能成为魏祥以后人生进阶每个环节少不了的座右铭。正如信中所说“相信未来的你,也会和活跃在各领域的清华学子们一样,穿花拂叶,除却一身困顿,成就自己的不同凡响”。

一所大学,一所名校的繁茂,其厚重感势必贯穿于每个枝节,其中就包括这封给新生的回信。这封信,不是寥寥数语“知悉,当为妥办”的程式化回复,也没有“高度重视”般的官腔拿捏,千余字中尽是认可鼓励,情意流淌,温润可人,再加上冰心文章的经典推送,没有丁点的敷衍,有的只是无尽的谆谆嘱托。这封信,不应该只是写给魏祥一个人,应该给天下所有如魏祥一般命运困厄的考生。

前段时间,北大给2017年自主招生初审未通过考生的一封信,同样让人心生感佩:“请你相信,这是一个无关乎成败的结果判定,我们依然珍视你对北大的向往和热爱,在你的身上,依然有我们看重的执着和自信,而它比这次选拔的结果更能决定你的未来。”如此温良之语,让失意者从“丛林竞争”的失意中走出,柔和的看待自己和这个世界,美好得一塌糊涂。对清华和北大的回信,有人说,不就是一碗鸡汤吗?你想象不到的是,以两所院校上百年的人文积淀,即便给考生熬制一碗鸡汤,如何不值得珍惜?更何况,这信的格局分明与一般“鸡汤文”的功利性诱导和打鸡血不同,这是一种让人着眼于“相信未来”的眼界拓宽。

如果说大学要造就精英人才,那么精英智识的培育当然是从灵魂的撼动开始。没有教育的精致,就难有精英的塑造。没有心灵层面上的点滴浸润,没有人文气息的日日濡染,大学走向精致利己主义也不是不可能。一封清华来信,千言万语谆谆告诫一定要“相信未来”,懂得“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其实就是在乐观、坚韧、包容上首先锤炼魏祥,这一刻,相信魏祥能够有深深的领会。

大学,是未来主流人群价值观的输出之地,它如何对待残疾考生,如何对待一个家庭,在一篇信件或演讲中使用什么文风,这些细节势必会对培养对象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切不要以为所有知识都要通过课堂获得。凡入大学此门,则课堂无处不在,处处皆有学问。所以才说,大学的建设除了高楼大厦,还要有细节上精致而温和的处理能力。只有当大学能让考生看到未来,有被关注和关爱的存在感,才能获得人格上的承认。由此,清华回信,正是魏祥可贵的大学第一课。本报评论员肖明君

新闻推荐

马廷礼在省委党校作专题辅导报告时强调 扎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本报兰州6月28日讯(记者朱婕)今天下午,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马廷礼为第二期省管地厅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轮训班作了专题辅导报告。他强调,做好民族...

甘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清华回信,提前的“开学第一课”)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