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新闻 稻城新闻 乡城新闻 巴塘新闻 理塘新闻 色达新闻 石渠新闻 白玉新闻 德格新闻 新龙新闻 甘孜县新闻 炉霍新闻 道孚新闻 雅江新闻 九龙新闻 丹巴新闻 泸定新闻 康定新闻 得荣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甘孜州 > 德格新闻 > 正文

牵手六载,累计投入援藏资金近3.9亿元,实施援建项目91个 成都高新区助德格迈上康庄大道

来源:四川经济日报 2018-07-31 07:04   https://www.yybnet.net/

成都高新区投入资金帮助德格县实施雨拖村整村易地搬迁

(记者 鲍安华 文/图)7月,正是雪域高原格桑花盛开的时节。在甘孜州德格县,满山遍野的格桑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对习惯了藏区风光的成都高新区援藏干部余定华来说,更让他欣喜的是德格最近几年的大变化。

自2012年以来,成都高新区“牵手”德格县开展对口帮扶。这次“牵手”,把两地从千里之遥拉近到咫尺之间。6年间,成都高新区肩负帮扶德格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用真情实意、真金白银对口帮扶德格,见证雪域德格从一个边陲小城蜕变为高原之花。

日前记者从成都高新区了解到,截至7月中旬,随着成都高新区第三批援藏干部即将结束援藏,成都高新区累计选拔干部人才3批共107人赴德格县开展对口支援工作,累计投入援藏资金近3.9亿元,是全省对口援建县中投入援助资金最高的;累计实施援建项目91个,已完成项目70个,其余项目将于明年9月底前全部完工。

一个月往返雀儿山10余次

深入德格每村每户

“爬上雀儿山,鞭子打着天。”从德格县的一句俗语,可知当地地势之险、条件之苦。此地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多达30座,在隧道没修通、道路没修好之前,从成都市区出发,沿公路向南再蛇形西北,近千公里的路途高山耸立、河流湍急、峡谷纵横。

克服高原反应、翻山越岭只是第一步,援藏干部还要深入每村每户,了解当地农牧民的生活现状,有针对性开展帮扶。来德格之前,成都高新区援藏干部余定华是一名教师,因为有恐高症,第一次乘车翻越雀儿山时,后背的衣服被汗水打湿了一片,“感觉心脏都要‘跳\’出来了。”

“有一次,我正准备吃午饭,就接到前往龚垭乡调研寄宿制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立马放下碗筷出门,忙完都是大半夜了。第二天一早又翻山越岭,马不停蹄赶到其他学校调研。”余定华说,最多的时候一个月要从雀儿山往返10来次。

翻山、走访、入户,对于像余定华一样的援藏干部来说,已是家常便饭。“最远的村子单边车程就要好几个小时,很多驻村干部如果来县城开会,需要提前一天出发。”成都高新区援藏工作队领队,挂职德格县委常委、副县长卢德强说,随着雀儿山隧道的贯通,援藏干部跑得更勤了。

“援藏工作人员经常和我们拉家常,了解我们的生活情况。他们的到来,让我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家住德格县城格萨尔大街的格桑顿珠说,“就拿我所在的格萨尔大街来说,几年前一到晚上就没什么灯光了,如今这里却成为了县城最美的街道。”

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第三批28名援藏干部人才结对认亲共30户、完成走访240次、传帮带116人,另外还有15名援藏干部担任贫困乡党委副书记和贫困村第一书记;成都高新区56家企业与德格县还未脱贫的56个贫困村签订了一对一帮扶协议;30余所中小学与德格县中小学落实了一对一帮扶;26个部门和街道办事处与德格县26个乡镇落实了一对一结对帮扶。

龚垭乡雨拖村整村易地搬迁

居民住上温暖好房

龚垭乡雨拖村距德格县城30公里,全村有居民117户508人。因为自然条件恶劣、地形复杂,可耕种土地稀少,放牧区域海拔高,基础设施建设代价大,发展种养殖等各类产业先天条件不足,面临群众出行难、就医难和学生入学难等棘手情况,脱贫攻坚任务异常繁重。

去年3月,成都高新区投入帮扶资金3300万元,帮助德格县实施雨拖村整村易地搬迁工程。按照贫困户脱贫“1超6有”和贫困村退出“1低5有”的标准,配套建设水、电、路、通讯、广播电视“五通”设施,新改建村级活动室、文化室、卫生室及垃圾池等公共服务设施,引导群众以抱团取暖方式发展产业,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

“去年11月20号前,村民已全部入住新房,相比以前住在山上,条件好了太多。”雨拖村“第一书记”白马仁真介绍,在成都高新区援藏工作队的帮扶下,村民们不仅生活条件有了改善,经济上也富足不少。

如今的雨拖村毗邻金沙江,道路宽敞整洁,远远望去,五颜六色的房子如同盛开的格桑花一样美丽。“现在,家里也更宽敞了,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站在家门口,55岁的多吉大叔说,援藏工作队在这里建设了花卉种植基地,解决了村民就近就业的问题,收入也增加了不少。

今年,成都高新区继续投入帮扶资金7840万元实施住房保障、教育保障、医疗保障、产业发展、就业帮扶、干部人才帮扶、社会力量帮扶、基础设施建设8大类共计28个对口帮扶项目,助力德格县经济社会民生事业持续发展。

打造“牧旅商”产业圈核心地带

走出致富之路

德格县平均海拔4325米,受交通、地域、历史、环境等多种因素制约,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德格县共有贫困村102个,贫困人口5754户22905人,贫困发生率高。

“针对上述情况,自新一轮对口帮扶以来,经过充分调研,我们制定了专门的五年对口帮扶规划。”卢德强介绍,成都高新区预计将投入对口帮扶资金5.1亿元,实施新村建设工程、整村脱贫建设工程、产业发展工程等10大工程,以培育和壮大文化旅游业为增长点,以民族特色手工业发展为重点,促进经济发展。预计到2020年,德格县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将达到2亿元。

德格县有一条“高新大道”——马尼干戈镇中心大道。这条崭新的道路由成都高新区投入5011.04万元,历时两年建成。“成都高新区对口帮扶,重点投入资金实施马尼干戈牧旅商联动产业园建设等一系列工程,这意味着作为区域交通枢纽的马尼干戈镇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站在马尼干戈镇的规划图前,马尼干戈镇党委书记生龙翁须高兴地说,“前段时间在这里召开了特色小镇打造专题会议,随着打造计划一步一步实施,街面上的商家从不到100户激增到300多户,居民的收益也不断增加,整个小镇因为高新大道焕发出勃勃生机。”

卢德强介绍,今年,成都高新区还将在马尼干戈镇大规模推进产业项目,突出生态农牧业、文化旅游业、民族手工艺业、特色藏医药业、现代商贸服务业等优势资源,建设并培育“善地·马尼干戈牧旅商联动产业园区”,通过马尼干戈镇牧旅商联动产业园“以奶促牧”方式,培育形成以马尼干戈为中心、覆盖雀儿山以东10个牧业乡镇的“善地高原牦牛产业圈”。

“为了增加群众收入,我们已经开始建设马尼干戈镇的牛奶厂,结合已实施的‘万头牦奶牛\’计划,让居民将产出的牛奶送到这里加工、配送、销售,以增加收益。今年,我们还将在这里打造农旅产品展销街区,为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和民族手工艺品打通销售渠道。”生龙翁须对马尼干戈镇的明天满怀期待。

新闻推荐

其美多吉 “云中路”不落的雄鹰

其美多吉驾车驶过雀儿山。出车前,妻子与其美多吉挥手道别。其美多吉,在险象环生、平均海拔超过3500米的邮路上坚持...

德格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德格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牵手六载,累计投入援藏资金近3.9亿元,实施援建项目91个 成都高新区助德格迈上康庄大道)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