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新闻 稻城新闻 乡城新闻 巴塘新闻 理塘新闻 色达新闻 石渠新闻 白玉新闻 德格新闻 新龙新闻 甘孜县新闻 炉霍新闻 道孚新闻 雅江新闻 九龙新闻 丹巴新闻 泸定新闻 康定新闻 得荣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甘孜州 > 甘孜县新闻 > 正文

进村拔“穷根”这个90后不一般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2017-05-09 06:26   https://www.yybnet.net/
“他能吃苦,不怕吃苦,不像大家印象中的90后。”“他点子多,脑子好使,给我们制定的发展路子可行。”4月27日,笔者在甘孜县仁果乡仁果上村见到第一书记黄鹏鑫时,他正在忙着和村支书土登生龙商量木工加工合作社装修的事情。

如大家所言,眼前的黄鹏鑫,有着超乎同龄人的成熟和担当。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走上第一书记的岗位后,黄鹏鑫一直在思考如何帮助村里拔掉 “穷根”。了解到村里约有30人从事木工、木匠活路,村委会主任土登生龙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便有了建立手工木工经营合作社的念头。

面对启动资金的难题,他打起了“娘家人”的主意,寻求派出单位甘孜州气象局的支持,筹到了4.5万元的建设启动资金,并通过甘孜县扶贫移民局争取到产业扶持周转金15万元,投入到了合作社后期的建设中。

“木工加工合作社分为木工展示区、游客休息室、小卖部等三个部分,定位是一个综合服务站,目标客户是途经317国道的游客。目前,已全部建成,正在装修。”黄鹏鑫介绍,仁果上村的村民将把木艺和藏画结合起来,制作成工艺品,供游客选购。

合作社采取合同责任承包制,由合作社带头人进行承包经营,每年为村子支付2万元的承包费,这样既提高了产业带头人带领群众致富的积极性,也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有了保障。

关注民生取信于民

“仁果上村基础差、产业弱,刚到村里,感觉特别不习惯。”黄鹏鑫决心要与全村群众一起改变现状。

为了搜集村民的意见和建议,黄鹏鑫跑遍了全村65户,并将每户村民的情况一一登记在册。摸清村情民意后,黄鹏鑫将工作重心调整到着力解决群众急需急盼的问题上。

仁果上村仅有一个取水点,供应全村65户群众的生活用水,黄鹏鑫联系水利局争取管道3.2千米,带领村民投工投劳,挖掘管道渠,饮水入户,彻底解决村民安全饮水问题;对接扶贫移民局,建设通村公路1.03千米、联系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投入82.5万元推进庭院整治、风貌改造、改厕改厨、穿衣戴帽等住房环境整体改造,使村里的面貌焕然一新,“藏家小寨”越来越美了。

村民多吉说,黄鹏鑫这个“90后”视野开阔,大家都积极支持。

去年,黄鹏鑫与县农牧科技局联系,为群众发放黑青稞种子,争取化肥,建立黑青稞种植基地70亩、“康青八号”青稞基地300亩、马铃薯基地200亩,蔬菜基地20亩。他还配合村农技员一次次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村民春耕;带领村干部疏通堵塞已久的灌溉渠1100余米;秋收时,利用村集体所有的收割机,采用本村收割按成本支出模式,最大程度节约村民的劳动力。2016年,仅农业种植收入这一项,仁果上村贫困户平均收入就达到了8300元,实现贫困村“退出”。(特约通讯员 余应琼)

新闻推荐

雪线邮路上的坚守翻越“川藏第一险” 用生命护送邮件

其美多吉与切热在雀儿山上。四川省邮政公司供图3月2日,“川藏第一险”雀儿山垭口依然大雪纷飞。公路海拔5050米,路面结冰,稍不注意就会掉下悬崖。不少车辆都对雀儿山垭口望而止步。开着...

甘孜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甘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进村拔“穷根”这个90后不一般)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