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月9日开始,华蓥市文化馆的张月华和同事进入了“忙碌倒计时”:往返于天池、永兴等乡镇,组织和指导民间艺人排练“蚌壳舞”。“蚌壳舞”也叫“彩蚌舞”,发祥于华蓥市天池镇,是颇具特色的一种民间舞蹈,主要表现天池地区的农耕文化。华蓥“蚌壳舞”历史源远流长,相传自隋朝以来,华蓥乡村每逢重大节日或举行祈祷求雨、婚嫁贺寿、喜庆丰收等活动时,都会请来民间艺人跳“蚌壳舞”。天长日久,“蚌壳舞”经过不断演变,已成为华蓥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并流传至华蓥山麓及渠江、嘉陵江两岸。
关于华蓥“蚌壳舞”的由来,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一位小伙子在天池湖网住了一只硕大的蚌壳。蚌壳里面不仅有闪闪发光的珍珠,还有一绝色女子。经不住诱惑的小伙子,在与美女嬉戏缠绵时,被化为美女的蚌精拖入湖内,丢掉了性命。此后,小伙子怨气不散,化为白鹤,与蚌壳为敌,常年在湖边守候,追逐啄食蚌壳。后来,华蓥人便将白鹤啄食蚌壳的画面与传说结合起来,创作了反映仙鹤与蚌精嬉戏的民间舞蹈“蚌壳舞”。
华蓥“蚌壳舞”的表演形式简单。两人一组,一人饰“蚌精”,一人饰“白鹤”。“蚌精”神态含羞撒娇,动态为挑逗、躲避,“白鹤”则紧随,神态喜恼嗔怒,动态为追逐、避让。
这种一内一外、一动一静,表演随意却生动活泼的民间舞蹈,极受群众喜爱。2010年,华蓥“蚌壳舞”被列为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游青 本报记者 陈君 整理
新闻推荐
9月26日,华蓥市永兴镇陈家湾村村民在舂糍粑。当日,陈家湾村举办了一场“舂糍粑”民俗赛,村民轮番上阵舂糍粑。舂糍粑迎中秋,是当地的民俗。周松林摄...
华蓥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华蓥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