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新闻 华蓥新闻 邻水新闻 武胜新闻 岳池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广安市 > 华蓥新闻 > 正文

竹河村巧使“三板斧”力摘“穷帽子”

来源:广安日报 2015-11-15 18:48   https://www.yybnet.net/

□肖竹 华蓥记者站 周松林 本报记者 李倩

受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2013年,华蓥市明月镇竹河村被列为县级贫困村。实施整村扶贫两年以来,竹河村因地制宜,连连出招,砍出了精准帮扶、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三板斧”,有效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夯实了发展基础,为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提供了坚实保障。

巧使“帮扶斧”:兜底扶助特困户

“我都70多岁了,从来没想过还可以住上砖房子!”11月6日,谈起能在有生之年搬出土墙房,住进90多平方米结实漂亮的砖瓦房,竹河村3组村民周树华心中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周树华一家3口居住的土墙房子因为年久失修,下雨天基本上就是“大落大漏、细落细漏”。因为妻子和女儿都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一家人长期靠政府的救济和亲戚的接济过日子,生活过得非常清贫,更别说改善住房条件了。

“虽然农村危房改造有一定的补助资金,但是对周树华这样没有一点积蓄的特困户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从镇政府下派到竹河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王显柱对记者说。

为解决周树华和村里另一户特困户邓明成两家的住房问题,王显柱带领村支两委一班人借力***的强劲东风,整合危房补助资金和扶贫资金8万多元为两家修建了砖瓦房。目前两家都已经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圆了“安居梦”。

“对丧失劳动能力、失去自我发展能力、没有收入来源的深度贫困户,只有采取政府兜底的办法,通过低保和扶贫救助等方式来兜底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王显柱说。

此外,为让村里的每一名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失学,今年9月,竹河村通过对口帮扶单位——省质监局,联系到省质量技术监督学校为5名贫困学生提供3年免费教育,还为他们提供每人400元/月的生活补助,并免费提供入学军训服装、床上用品,免除住宿费、书本费、保险费,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中专学业,掌握就业技能。

巧使“建设斧”:夯实致富基础

“我们村里盼了几十年的公路终于修通了,现在坐车20分钟就到城里了,如今卖菜方便得很!”11月6日,正在明月镇竹河村蔬菜基地采摘蔬菜的菜农代君周对记者说。

竹河村地处渠江岸边,土地肥沃,是华蓥市重要的蔬菜基地,但长期以来因为公路不通,卖菜的村民凌晨两三点钟就要从家里出发,把蔬菜挑到场镇后,再坐车到城里才能赶上早市,道路不通严重制约着该村蔬菜产业的发展和村民致富。

让代君周等菜农们欣喜的是,通过多种途径筹集资金,竹河村连接场镇和蔬菜基地的公路不仅修好了,而且还把便民路修到了村民的菜地里,三轮车、小货车可以直接开到地里采摘蔬菜。

“自从公路修好以后,有好几家种菜的村民都购买了小货车、面包车,不仅可以用来卖菜,闲的时候还可以跑跑运输增加收入。”王显柱说。

如何才能彻底甩掉贫困村的“帽子”?竹河村村支两委一班人和全体村民们都认为:改善落后的基础设施是村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着力点。

两年来,竹河村新修(维修)公路3.6公里,新修(维修)便民路3.3公里,修建生产便道3.5公里、蓄水池6口,村里的基础设施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我们还规划了一条3公里的沿江公路,修好后将彻底解决困扰村里几代人的‘出行难\’。”王显柱自豪地说。

巧使“产业斧”:打造桃花岛李花湾

“要彻底甩掉贫困村的‘帽子\’,还必须发展富民产业。”11月6日,正在竹河村检查扶贫工作的明月镇党委书记杨奇勇说。

明月镇把发展产业化项目作为增强贫困村“造血”功能的突破口,除积极支持蔬菜基地建设之外,还因地制宜地推进产业化扶贫。经过多方考察,该镇为竹河村量身打造了一个脱贫致富的产业发展方案,引导村民种植了400多亩的桃树和李树。

“在桃树李树品种的选择上,我们也花了一番工夫,”王显柱说,“为充分吸引游客,拉长水果的上市时间,我们特地选择了不同的品种来种植。”

王显柱介绍说,以桃树为例,就选择了皮球桃、晚白桃、日本松森、红凤凰桃等四个品种来种植,在5月至8月的4个月时间里,都有桃子成熟上市。

“在李树的选择上也是如此,我们选择的是既脱骨、又带酸甜味道的青脆李,上市以后肯定比本地李子要好卖得多。”杨奇勇抢过王显柱的话茬说。

“竹河村被渠江三面环绕,预计明年开春,我们种下的桃树李树就要初次开花,后年就将大面积开花结果,到时候竹河村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桃花岛、李花湾,肯定会吸引各地游人慕名来踏青赏花,有了人气就不愁乡亲们富不起来了。”杨奇勇指着眼前成片栽植的果树说。

为实现这个目标,明月镇把竹河村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目的地来打造,目前正对竹河村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进行规划建设,确保村民们能够吃上“旅游饭”,走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新闻推荐

四川华蓥:打工仔捐建69栋别墅给乡亲20年间变富豪,为老家捐款3000万;52户村民“上楼”,将来“可从事旅游接待、保洁等”

近日,一则“四川打工仔捐别墅赠乡亲”的新闻引起关注,有网友发出“土豪,让我们做老乡吧”的感慨。四川华蓥市高兴镇高兴村人唐果于2012年初捐资3000万,为老家村民盖起别墅。日前,工程已全面竣工。...

华蓥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华蓥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竹河村巧使“三板斧”力摘“穷帽子”)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