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莉华
群众办事笑脸相迎,热情接待;乡风文明,引得众多游人沉醉;社区和谐,人情味浓……
广安是一座文明的城市,今年将迎来全国文明城市复查。近日,记者走访广安市机关单位、文明乡村和社区街道发现,文明城市处处现文明风景。
单位文明 群众办事更方便
11月16日,星期一,市教育局职工龚显超早早来到办公室,与其他同事一道打扫卫生。“单位一直在建设文明单位,我们每周星期一集体大扫除。”龚显超说,除了定期打扫办公室卫生,他们还要不定期对办公楼及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清理卫生死角,打造“净、绿、亮、美”的机关形象。
除了在环境上打造文明单位形象,该局还实行政务公开、一站式服务,把部门职责及业务办理程序及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方便群众办事。坚持挂牌上岗制度,实行首问负责制,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官僚衙门作风。
像市教育局一样,广安市机关单位都在努力创建或建设文明单位。市文明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周,全市各个单位都要进行定期大扫除等创建文明单位相关活动,保持文明形象,市督查办会不定期进行暗访抽查,对工作做得不到位的单位进行通报。
此外,全市还积极营造文明单位创建氛围,通过每周的政治业务学习、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宣传创建文明单位活动的目的、意义,提高干部职工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通过悬挂横幅、制作展板等宣传方式,使创建活动入脑、入心,形成了人人关心单位创建活动,人人支持创建活动,人人参与创建活动的良好氛围。
“现在上班时间去单位办事,工作人员会热情地为我们提供帮助,让我们感觉很温馨。”市民王瑶一说起文明单位建设,就忍不住称赞,广安的机关单位越来越文明了!
乡风淳朴 文明乡村惹人醉
“古桥农民赵玉春悉心照顾瘫痪在床的妻子20余年;矿山职工敖定强投身矿山救护、建功抗震前线;明月农民莫三明紧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斗洪魔,多次救出落水人员……”11月18日,华蓥市“村镇道德讲堂”如期开讲,前来听讲的群众被华蓥市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感动得热泪盈眶。
华蓥市“村镇道德讲堂”自2013年开办以来,将道德模范、身边好人、革命前辈、优秀志愿者、农村“讲文明树新风”先进人物组织起来,通过讲述身边故事、唱经典歌曲、看经典影片、诵经典文章等活动,引导农村
干部群众和农民业主发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精神,在丰富农村文娱生活的同时,不断推动乡村文明建设。
华蓥市的“村镇道德讲堂”只是广安市文明乡村建设中的一个亮点。在文明乡村建设中,广安市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始终坚持文化融入新农村建设的思路,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切实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提高群众的整体素质,扎实全面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在新农村建设实施过程中,广安市加大环境整治力度,组织专职卫生保洁队,负责公共场所、重要路段的日常卫生,落实奖惩,实现专业化保洁;集中清理整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建设垃圾、污水处理项目;村村实现道路硬化、村庄绿化,村容村貌大大改善,真正把广大农村建成农民心中所盼所想的美好家园。
此外,广安市还通过农家书屋,向农村群众普及文明知识;开展法治教育,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使广大农民知法、懂法、守法,并自觉用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而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发挥计生阵地的作用,将生育文化与新农村乡风文明结合,综合运用视、听、看、读、聊天等群众乐于接受的宣传形式,开展人口文化的传播与倡导,达到让群众知晓政策、学习知识,自觉执行人口计生政策的目的。
通过文明乡村建设,广安市乡风文明得到提升,乡村旅游也蓬勃发展,今年国庆“黄金周”,白坪—飞龙乡村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124200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22.6%。
社区和谐 提升市民幸福感
“王师傅,请你们一定要随时注意餐厅内外的清洁卫生。”11月12日上午,广安区地税局党员干部和北辰街道办事处渠江北路社区的干部一道,来到广安城北城墙街,向餐馆负责人提出意见和建议。
广安市自启动“千名党员进街道,共建文明社区”活动以来,市、区机关党员干部志愿者深入社区、居民小区和居民家中,为广大群众排忧解难,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建设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带来的变化。
据市文明办工作人员介绍,在共建文明社区活动中,市文明办编印了《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宣传教育手册》5000册、《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市民须知》8万册,组织市、区机关共建单位联系社区、小区、单元,安排党员干部志愿者深入居民家中,对市民进行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文明礼仪素质教育,动员市民广泛参与建设文明城市志愿服务活动,策划开展多种形式的邻里互动、社区联谊活动等。
同时,组织开展文明小区、文明楼院、文明家庭评选活动;落实环境卫生责任制,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等,对各个居民小区存在的问题和居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给予解决。
“现在的院落充满了‘人情味\’,子女让我搬到成都去住,我都不愿意。”居住在广安丝绸花园的市民周大姐说,共建文明社区活动,使社区的人情味更浓了,特别是越来越好的居住环境,让她不舍离开。
新闻推荐
本报讯(马海力华蓥记者站杨天军)“火眼金睛开玉宇,红梅绿柳报新春”……一副副火红的春联,村民争相求写。1月19日,虽然寒气逼人,但明月镇白鹤咀村却暖意融融。当天,华蓥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组织市书法家...
华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华蓥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