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华蓥记者站 游青 记者 周文平)9月9日,华蓥市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起储蓄存款合同纠纷案中,向某银行发出司法建议。该司法建议在提醒银行采取措施防范银行卡遭遇盗刷金融风险的同时,也警醒广大储户妥善保管个人信息,尤其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切勿点击陌生短信中的网址链接。
今年3月18日下午,华蓥市民刘某点击了手机短信中的网址链接,中了木马病毒。随后刘某的支付验证码、银行卡余额提醒短信都被屏蔽、拦截。刘某从被拦截的短信中得知,从当日下午13点16分至18点25分,他的银行卡便陆续在快钱、易宝、微信红包、美团、京东这些网上交易平台上被他人以快捷支付的方式消费了20笔,共3.34万元。
当日,刘某办理了银行卡挂失,次日向公安机关报警。由于银行和网上交易平台迟迟不予退赔,刘某向法院提起诉讼。案件审理过程中,在银行的沟通下,网上交易平台陆续退还了刘某被盗刷的款项,刘某撤回诉讼。
犯罪分子通过银行卡快捷支付方式实施盗刷是新近出现的电信诈骗方式。快捷支付是指用户购买商品时,不需开通网上银行,只需提供银行卡卡号、户名、手机号码,银行验证手机号码正确性后,第三方非银行支付机构发送动态口令密码到用户的手机上,用户输入正确的手机动态口令即可完成支付。因此,华蓥市人民法院向该银行发出司法建议,要求银行采取相应措施,以防客户银行卡被盗刷。
近年来,关于银行卡被盗刷的现象层出不穷,在此,提醒广大市民警惕以下几种银行卡盗刷方式:1、犯罪分子通过诈骗电话套取储户的银行卡信息,然后复制伪卡或在网上银行实施盗刷;2、犯罪分子利用POS机复制银行卡磁条信息,制造伪卡后实施盗刷;3、犯罪分子在ATM机上安装摄像头和读卡器,窃取储户银行卡资料后伪造银行卡进行盗刷;4、犯罪分子通过不明网址链接、二维码、图片、虚假网站等方式向储户的手机推送木马病毒,窃取储户银行卡资料或拦截支付验证码,在第三方支付平台实施盗刷。
新闻推荐
本报讯(贺瑶华蓥记者站游青)9月18日,记者从华蓥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获悉,近年来,该市积极谋划建筑产业的转型发展,不断培育壮大新型建筑产业,使建筑业连续10年保持了15%以上的增速,预计2016年建筑业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