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笔者随广安市华蓥市天池镇伍家坳村驻村农技员沈凤聪来到贫困户李义财家走访,在干净的堂屋内,李义财为客人泡上农家茶后,开始讲述他的脱贫故事。
李义财的命运十分坎坷。童年时期,一场疾病导致李义财的右眼失明。尽管如此,李义财还是凭着自身的勤奋努力和扎实的装修技术,盖起了漂亮的小洋房,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
但天有不测风云。1988年,李义财的儿子在村上工地意外受伤,最终不幸身亡,儿媳离家出走,留下未满一岁的孙子,妻子因悲伤过度,积郁成疾。他将苦埋在心里,毅然放弃外出打工,待在家里一边照顾家人,一边务工赚钱。
20年过去了,眼看孙子长大成人能够自食其力时,常年患病的妻子又患上骨质增生和腰椎间盘突出,需要大量的医药费。年迈的李义财也逐渐失去劳动力,不能干重活,一家人的生活更加艰难。
2014年,华蓥市打响脱贫攻坚战,李义财家被确定为***对象。在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组的争取下,他获得了一个公益性岗位,负责天池镇白坝村高速公路出口至伍家坳村村委会路段公路清洁维护。
面对来之不易的工作,李义财格外珍惜,工作非常认真负责。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高温酷暑,李义财坚持每天早上5点就开始工作,从未间断清洁维护。两年来,由他负责的路段一直都是干净整洁的。
“在困难面前,我决不能低头。”李义财告诉自己,在结对帮扶人的帮助下,他利用房屋旁边的空地,围成300余平方米的养鸡场,修起鸡舍,发展养殖业。由于照料得好,预计今年底能出栏100余只鸡,年增收500余元。
除了养鸡外,李义财还做了其他事。他家门前原来是一块荒地,坑坑洼洼,凹凸不平,极不方便过路行人。他没有求助村支“两委”,也没有让任何人帮忙,自己肩挑背扛从距家200米外的山上采集石料,修起70余平方米的院坝,在方便过路行人的同时,也美化了居住环境。
李义财的故事感染了伍家坳村的其他村民。该村“第一书记”唐光建说,年过七旬的老人都能勇敢向命运挑战,村里的群众也都铆足了劲发展产业,努力脱贫致富。
“我还能再干两年,一定要用我的双手摆脱穷日子,过上好日子。”望着门前地里栽植的红彤彤的辣椒,李义财自信地说道。(黄友国)
新闻推荐
本报讯“我们劳务服务队大都是为本村提供劳务服务,和外面的工程承包队相比,我们的劳务报价比别人低,大家还都是本村熟人熟事,在工程质量和用材料方面更让村民放心,村民们也大都不去找外面的工程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