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新闻 华蓥新闻 邻水新闻 武胜新闻 岳池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广安市 > 华蓥新闻 > 正文

创新模式,走出贫困阴影

来源:广安日报 2016-10-11 00:00   https://www.yybnet.net/

□华蓥记者站 游青 本报记者 刘莉华

华蓥市,因华蓥山而得名,除了具有秀丽的山川风光之外,土地贫瘠,人民贫穷也是其显著特点。

2015年,华蓥市在全域范围内打响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战,并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脱贫攻坚的创新路。

医疗扶贫炫舞步

9月5日,华蓥市永兴镇河心村村民陈朝华,从该镇卫生院办理出院手续后,反复查看着手里的单据。

“住院半个月,怎么才花33.45元?”陈朝华心中充满疑惑。据了解,今年70岁的陈朝华因患肺心病,在永兴镇中心卫生院住院治疗近半个月,一共花费897.5元。由于陈朝华是贫困户,卫生院对她实行了“先诊疗后结算”的政策,同时,她还享受了贫困户新农合特殊政策补偿,所以一共报销864.05元,其实际负担费用仅为33.45元。

对贫困户实行医疗扶贫,是华蓥市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炫舞步伐。何为炫舞步伐?即在医疗扶贫工作中,创新思路,采取的方式灵活,措施多种。该市扶贫移民局负责人告诉记者,2015年,华蓥市委市政府经调研发现:疾病是造成群众贫困的重要原因,因病、因残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占70%以上。

怎样才能帮助他们脱贫?华蓥市委市政府决定,跳出常规,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炫舞式医疗扶贫。为此,华蓥市出台多项政策,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缴纳参保费,发放“大额门诊医疗证”,提高贫困群众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实施“新农合”特殊补偿政策,全面推行***对象在市内公立医院“先诊疗后结算”制度;对患有慢性病、需长期服药的***对象实施大额门诊补偿。

同时,该市每年设立100万元特困帮扶资金,对已享受医保报销、大病补偿、医疗救助等政策后,住院费用自付部分当年累计达5000元以上的***对象,给予每年不超过2万元的特困帮扶,在炫舞式的医疗扶贫政策之下,华蓥市逐步实现了贫困对象就医“零支付”。

政策兜底跨大步

10月1日,华蓥市再次提高农村、城市低保标准,将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月47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月300元,成为广安市执行城乡低保标准最高的区市县。

这是该市今年第二次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标准。早在7月1日,华蓥市就对城乡低保标准进行了提升,由每月370元和190元提高到每月430元和260元。

为什么要在一年内两次提高低保标准?就是为了保障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打赢脱贫攻坚战。华蓥市扶贫移民局负责人说,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该市确定了跨大步的工作思路,即让因病因残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享受全市最高的兜底标准。

为此,华蓥市还率先将城镇扶贫纳入专项行动,创新城镇贫困户帮扶机制,安排300余万元专项资金,对175户354名城镇贫困对象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公租房租房补贴、医疗救助、教育资助、就业扶持等五大政策帮扶措施,力争年内50%以上城镇贫困户脱贫。目前,已累计兑现各类帮扶资金180万元,城镇特困供养人员供养满足率已达到100%。

提升能力起好步

“请问国庆节你们农家乐还有位置吗?我想订五桌。”9月29日上午,华蓥市明月镇白鹤咀村村民刘伟开办的农家乐接到了订餐电话。安排好订餐事宜后,刘伟一头扎进厨房,为当天中午的10余桌客人做菜。

两年前,刘伟还是在外漂泊的游子。2015年,作为贫困村的白鹤咀村确定了发展乡村旅游的脱贫规划,刘伟回到家乡开始创业。没有技术的他得到了华蓥职教中心的帮助,免费参加厨师技能培训。培训结束后,刘伟在白鹤咀村办起了农家乐,当年收入超过10万元,从此开启了自己全新的人生。

像刘伟一样,华蓥市2848名可通过就业实现脱贫的贫困户享受到了该市的能力提升工程。据华蓥市扶贫移民局负责人介绍,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华蓥市下决心整合华蓥职校、农机校、农广校、旅游培训学校等各类职教资源,创新设立全市职教中心,通过“市内定点培训+市外委托培训”模式,对可通过就业实现脱贫的贫困户实施科技扶贫、教育扶贫、文化扶贫、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等能力提升工程,确保有劳动能力的每个贫困对象至少掌握1门致富技能。

据统计,今年以来,该市累计对贫困户开展培训1017人次,帮助贫困对象就业723人。

新闻推荐

提炼地方文化精神 塑造城市文化品格

本报讯(华蓥记者站周松林)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内在的传承“基因”。近年来,华蓥市充分挖掘自身人文要素,植根城乡建设,少砍树,慎填湖,保留历史古迹,让市民记得住乡愁,让游客感受到历史记忆,让旅游散发灵...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创新模式,走出贫困阴影)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