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新闻 华蓥新闻 邻水新闻 武胜新闻 岳池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广安市 > 华蓥新闻 > 正文

陆华凯:书法是我生活的意义

来源:广安日报 2016-10-09 00:00   https://www.yybnet.net/

书房是陆华凯最爱的地方。

镜面古代书论(局部)

镜面《爱莲说》(局部)

扇面张伯英书论(局部)

扇面古诗数首

《精神·学问联》

《书谱》(局部)

扇形论书数首(局部)

《华蓥山志》数则

□本报记者 胡佐斌 文/图

他叫陆华凯,今年38岁,虽只是一名年轻的个体医生,却在华蓥市医界小有名气,而他同时还是华蓥市书法界的领军人物。就其年龄与个人影响而言,人们不禁要问: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带着这一疑问,国庆前夕,记者前往华蓥陆华凯的诊所,在他为病人就诊的间隙进行了采访,在采访过程中,他有一句话给记者的印象特别深,他说:“行医与书法就是我生活的全部,行医是我生活的保障,而书法则是我生活的意义。当两者发生冲突时,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书法。”

出乎记者意料的是,陆华凯并非华蓥人,他出生于湖北武汉,在那里完成了小学到高中的学业,来到华蓥,则是大学毕业后的事了。

来华蓥工作,与其母亲有关。陆华凯的父亲是武汉市一名普通工人,但母亲是华蓥人,她出生于中医世家,当年在武汉行医时与其父亲相识。受母亲影响,陆华凯高中毕业后考入成都中医药大学学习,后又在华蓥市人民医院实习一年半,接着便落户华蓥,在华蓥市区办起了个体诊所。

陆华凯的书法兴趣是从初中开始的。其初中语文老师是湖北省书协会员,受其影响,陆华凯把课余时间几乎全部投入到书法练习中,从此走上了狂热的书法之路。

在大学里,陆华凯是班上的团支书,后又加入了校委会,写得一手好字的他成为大学书法社团的牵头人,经常组织并参加校内各种书法比赛或展览。上大三时,他参加四川省书协主办的临帖展获得三等奖,由此申请成为四川省书协会员。而在大学期间,他先后三次参加省书协主办的书法展,均成功入展或获奖。

但将作品投向国家级展览,陆华凯还是比较谨慎的。“国展的要求肯定很高,当时自己的水平远远不够,需要不断提升。”故大学毕业后的连续几年,他都未参加国展。

在华蓥市人民医院实习一年半后,院方希望陆华凯留下来,但陆华凯婉拒了,“医院任务繁重,自己的书法练习时间得不到保证。”不久,他便在父母的支持下,在华蓥市城区办起了个人诊所。他竭力把所学的医学知识全部用于工作中,加之待人诚恳、服务到位,他在患者中很快树立了口碑,工作愈显忙碌,从而让他积累了一定财富,为其后来参加省级以上的各种书法培训创造了物质条件。

工作再忙,陆华凯的书法爱好始终没丢。他给自己定下了一个规矩:每周六为例行放假日,不就诊;就诊日每天上午8时至12时、下午2时半至6时为上班时间。上班之外,绝大多数时间或投入到华蓥市书协的活动中去,或在家里练习书法。

2008年,陆华凯投稿参加中国文联与中国书法家协会共同主办的“中国书法兰亭杯奖”展览活动,成功入展,由此获得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资格。而在此前,陆华凯已先后六次自费参加了省书协组织的培训,每次培训4天,“每参加一次培训,诊所都必须关门。但内心说,我更痴迷于书法,它能让我心情愉悦,是让我很愿意去做的事。”

但2012年,由中国书协组织的一次培训,还是让陆华凯犹豫了好久。

这次是原中国书协主席张海出资创办的西部书法界培训班,以支持西部书法事业的发展,每届培训学员由各省书协推荐,每省不超过5人。学员全程享受免费培训,包括吃住、培训期间的外出考察等,而且授课老师均为国内顶尖级大师。但培训时间偏长,为一个月。

当陆华凯得到省书协的通知后,惊喜万分,可妻子的一番话让他不得不三思:“生意好做,码头难砌。培训一个月,诊所就要关一个月,病员流失不可避免。”他权衡再三,最终还是决定让诊所关门,保证培训。

参加为期一月的行草班培训,让陆华凯收获不少。“我认为这是我人生最重要的学术转折点,通过系统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书法不能只凭兴趣去学,还得讲科学的方式方法。最重要的,要自己去悟,把自己的情感投入进去。”

培训回来后,陆华凯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整个华蓥市书法事业的发展问题。“若按传统的方式走下去,华蓥市书法事业很难在外面叫得响。华蓥山上木柴多,我们为何不利用这一优势,将树干、树根利用起来,主攻刻字?刻字也是书法的一个门类,而且在国内还是一个冷门。若从这一点上去突破,将很容易。”于是,他把这一想法向省书协领导作了汇报,得到了省书协的大力支持。而在陆华凯的带领下,华蓥市一大批青年书法家纷纷转向刻字,在2014年全省首届刻字展中,华蓥市入展率、获奖率均居全省第一。

如今,省书协已将全省第一个刻字基地授牌华蓥,占地近3000平方米的刻字基地也正在建设中,年底将正式投入使用。作为华蓥市书协新任主席,年纪轻轻的陆华凯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本版书法作品由陆华凯本人提供。)

新闻推荐

马拉松比赛中的“家庭档”

□本报记者胡佐斌胡苗夫妻“来,戴上我的完赛奖牌。”16日上午11时许,来自重庆的参赛选手曹道国取下自己的“全马”完赛奖牌,戴到老伴伍文美的脖子上。“我报的‘全马\’,老伴报的‘半马\’。”曹道国...

相关新闻:
民桥民路通民心2016-10-25 00:00
猜你喜欢:
评论:( 陆华凯:书法是我生活的意义)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