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昕 华蓥记者站 周松林
今年以来,华蓥市把医疗扶贫摆在优先突出的位置,对贫困人口医疗费用按照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等政策扶持予以保障,确保——
“真的想不到还有这样的好事,住院一个多月,我没花一分钱!”11月25日,禄市镇月亮坡村贫困户许世国对记者说。
今年以来,为切实减轻贫困人口治疗疾病经济负担,华蓥市对贫困人口医疗费用按照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等政策予以扶持保障,确保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全额报销,实现了贫困户住院看病“零支付”。
“住院一个多月不花一分钱”
近段时间,许世国逢人就夸党的政策好,虽然自己已经出院快一个月了,但是他没花一分钱,感觉像做梦一样。
针对因病、因残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占建档立卡贫困户绝大多数的现状,华蓥市把政策兜底摆在最优先、最重要位置,确保兜底政策“优于周边、应兜尽兜、不落一人、不漏一项”。
“对很多贫困家庭来说,平时的吃穿住用行这些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比较困难,最怕就是生病,很多家庭因一人患重病而倾家荡产;一些已脱贫的家庭一人有病,全家返贫。平时只能‘小病忍着、大病扛着、重病顶着\’,以至于错过了最佳治疗期。”华蓥市卫计局负责人屈勇分析说,“困难群众不敢进医院看病的背后,盼的是医疗保障的进一步提升。疾病,特别是重大疾病成为摆在贫困人口脱贫路上最大的‘拦路虎\’。”
为减轻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治疗疾病的经济负担,今年以来,华蓥市密织基本医疗保险网、大病医疗保障网、新农合特殊补偿网、医疗救助网、特困帮扶网、惠民帮扶网六道医疗保障网,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在县级、乡镇公立医疗机构住院费用,个人自付比例分别控制在7.5%和2.5%以内。
经过充分的调研分析,10月20日,华蓥市再次印发了《脱贫攻坚医疗卫生保障实施方案》,对建档立卡贫困患者贫困人口县域内住院报销不设起付线,医疗费用按照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县域内住院就医费用全报销救助、医药爱心基金、卫生扶贫救助基金和重大疾病慈善救助基金的顺序,实施医保扶持予以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县域住院费用真正实现了“零支付”。
确保“救命钱”用在刀刃上
“医疗救助资金可以说是贫困户的‘救命钱\’,有了好政策,但是也绝对不允许出现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过度医疗,确保把‘救命钱\’用在刀刃上。”屈勇说。
为此,华蓥市在《脱贫攻坚医疗卫生保障实施方案》中要求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过度医疗,导致医疗费用过快上涨的,严肃追究收治医疗机构和签约医生的相关责任;严格按照医疗机构诊疗服务功能定位要求,遵循基层首诊、逐级转诊,原则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首诊应为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若受当地救治能力限制,确需往县级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建档立卡贫困患者,经乡镇(社区)医院业务负责人或上级医师远程会诊同意后,方可由主管医生开具转诊转院申请表,医疗机构同意后报医保经办机构审批后按程序逐级转诊。不按规定程序转诊的,不享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障政策。
该市要求进一步落实医疗费用控制定期通报、约谈制度和医疗机构处方、医嘱、检查单点评制度,落实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杜绝大处方、滥检查、挂床住院、压床治疗等过度医疗行为,严禁给医务人员设定创收指标,禁止辖区内公立医疗机构对贫困患者使用自费药械,严格控制使用“贵重”药品和进口高值医用耗材。
同时,该市还积极完善医疗扶贫公示制度。从今年10月起,对贫困人口中的重大疾病患者的医疗扶持、医保扶持等政策在院务、村务公开栏公示,并定期更新。对贫困人口医疗扶持、医保扶持、住院医疗总费用和个人支付费用等情况,出院当月在县级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公示;门诊特殊疾病患者在县级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每季度更新公示,广泛接受患者和社会各界监督。
新闻推荐
本报讯8月31日,记者从华蓥市商务局获悉,今年该市大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促进农产品网上销售,目前已建成电商便民服务站12个、物流配送点7个,电商培训260人次。越来越多的农村干部、致富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