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余萍 李洋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华蓥电子信息产业将更上层楼。
近年来,面对资源、环境、市场倒逼的巨大压力,华蓥市致力转型突围、奋起三次创业,肩负省政府交付的“率先建成全省转型发展示范市”重任,坚守“创新驱动调结构、深层转型稳增长”发展定力,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开启全面转型发展之路,工业转型取得突破进展,电子信息产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脊梁、转型支柱,跃升为广安市六大高端百亿新兴产业重点支柱,华蓥市被纳入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四大重点布局区。
在今年省两会上,华蓥市委书记肖伟华道出了全市人民的新年愿望:2017年,华蓥将继续突出“工业城、旅游市”的发展定位,举全市之力打造全国电子工业名城,致力建设川东电子产业“航母”,打造华蓥数字“硅谷”,成为全省电子信息产业重要一极。
要达成这一愿望,今年华蓥电子信息产业将在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招商引资、产品品质等多个方面实现转型升级,逐步从低端迈向高端。
平台创新升级
形成集聚效应 打造经济新增长极
春节刚过,华蓥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内年味还未淡去,已投产的85户企业已经开始忙碌起来,园区内运货的卡车往来穿梭,车间里传来机器运作的阵阵声响。
“这个园区以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方向,如今已入驻118户企业。今年还要继续实施转型升级,扩大集聚效应。”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着力在特色园区打造方面提档升级,包括打造升级中小企业孵化中心、工业新城配套服务区和产学研综合体等。
该负责人说,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要求,华蓥市工业发展区坚持走特色化、专业化发展道路,全力推进“三基地两中心”(总部基地、生产基地、外贸出口基地、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建设,倾力构建电子信息全产业链条,努力助推华蓥电子信息产业由“华蓥代工”“华蓥配套”向“华蓥制造”“华蓥创造”转变。
在中小企业孵化中心,记者看到,A、B、C、D、E 5栋标准厂房已交付使用,超过29户企业入驻,厂房入驻率达100%。其中,E栋厂房是当地政府运用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工业平台建设、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结晶,堪称华蓥市发展“楼宇经济“的成功典范。
而工业新城配套服务区已入驻员工1200余名,记者看到,这里配套了金融商贸、邮政通信、餐饮娱乐、医疗健身等服务功能,工行、餐饮茶楼、KTV歌城、超市、商务宾馆、影院、网吧、图书室等已全面建成。
“今年还将完成‘众创\’平台、‘科技孵化器\’及党群服务中心装修。”该负责人说,该项目开创了华蓥吸纳民间资本投资工业园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的先河,实现了既有厂房又有住房、既有工作又有生活娱乐的目标,推进了企业分散配套向园区集中配套的转变,促进了工业园区由“二代园区”向“三代园区”的转变,加快了产城一体化进程。
“今年,产学研综合体项目(西部硅谷)一期将全面竣工投入使用,二期项目建设也在跟进。”该负责人介绍,随着华蓥经济不断调整转型,新兴产业日益做大,高新技术产业日益成熟,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发展,现有标准厂房已难以满足招商引资需要。而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基地、电子信息中小企业集聚中心和发展“楼宇经济”的成功典范,加快提升华蓥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和能级。
据介绍,产学研综合体项目将成为华蓥电子信息产业未来主要增长极。三期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同时孵化中小企业100户以上,年创产值300亿元以上,创税3亿元以上,成为华蓥承接产业转移主要基地、电子信息中小企业集聚中心和发展“楼宇经济”的新平台。
招商创新升级
延伸产业链条 构筑集聚发展新优势
“目前,想要入驻中小企业孵化园的企业不少,但我们已从过去的‘招商\’转变为现在的‘选商\’,只引入有实力且有助于延伸产业链条的电子信息企业,努力实现由生产型功能主导向创新服务型功能主导转变。”华蓥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今年,华蓥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发展更体现在招商引资策略的调整上。围绕电子信息产业主攻方向,华蓥将全力以赴跟踪对接整机研发制造企业、方案设计公司等具有支撑性、带动性的大项目,着力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带动力。
目前,华蓥市经信局正在安排新的招商工作。“今年将扩大开放合作,聚力招大引强,千方百计抓龙头、铸链条、强配套,构筑集聚发展的新优势。”华蓥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年内将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的交流对接,拓展川渝、广深等重点区域合作领域和层次,对龙头项目量身定制招商方案,以政府风险投资入股企业实现招商。目前,华蓥市一系列的招商计划正在铺开。
首先,依托四川省电子信息外贸支持政策,今年华蓥将继续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电子信息产品外贸出口基地。目前,工业新城已入驻电子信息外贸出口企业13户,电子信息产品远销中东、欧美、非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同时,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招商”模式,华蓥鼓励吸引电子信息企业设立总部,使总部经济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税收增长极。目前,已形成华金润、领创电子、国雅电子3户总部企业,华金润电子信息产业园7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已完成主体工程。
再者,围绕产业上下游、左右链、中高端招引配套项目,鼓励企业同业抱团、以商招商。华金润集团集群延链引进11户配套企业整体入驻,其中7户已竣工投产。基本形成从手机显示屏、主板、摄像头、电池等零部件生产到手机、平板电脑整机研发制造的完整产业链,企业产品配套率达60%。
目前,华蓥已招引入驻终端产品制造及软硬件研发企业9家,芯片封装、屏显等零部件配套企业52家,在手机、平板电脑等方面基本形成高度关联、相互配套的产业链,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30%,产值、税收超过煤炭、水泥总和。
“推行重大项目全程代办服务和绿色通道服务,做实做细项目立项审批、规划设计、财政评审、挂网招标等前期工作,促成项目早落地开工、早投产见效。”华蓥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已经做好准备,今年继续积极争取中省预算资金、项目配套资金、置换债券及专项建设基金等各类资金和重大政策,营造“亲商、爱商、安商、富商”的招商环境,以优质的服务和配套吸引各类资本集聚华蓥。
科技创新升级
提升产品品质 迈入高端制造行列
科技的创新带动了电子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一方面,我们要继续做大规模;另一方面,要瞄准产业中高端重点发展。”华蓥市经信局负责人如是说。
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华金润的手机制造工厂已经进入工作状态。“今年的订单已经排满一月,之所以订单做不完,是因为我们能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手机的开发设计。”华金润集团副总经理马波介绍,如果客户想做一款手机,提出要求后,公司最多20天就能出一部样机。在马波看来,囊括了手机设计、开发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才是最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要长久持续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最好的途径就是科技创新。”华蓥经信局的负责人说,今年,华蓥将继续加大政策、资金扶持,鼓励和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智能化改造,引导劳动密集型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加快“机器换人”步伐,用先进技术装备替换相对落后的工艺设备,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了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有机融合。
走进已投产10个月的盈胜电子有限公司,没有喧闹与嘈杂,隔着玻璃窗,几名工作人员坐在机台前,显得很清闲。这是没有订单么?“实际上,两条生产线正在运作生产,就算满负荷生产也只能满足深圳总公司的订单”。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黄雄武道出玄机,这是两条智能生产线,不需要太多工人,而且公司因为科技创新的优势,在订单方面应接不暇。
高度优化的设计方案,精密的生产设备,是盈胜电子抢占市场的关键。黄雄武介绍,盈胜电子的客户,不乏百利丰、联发科、三星、微软、富士康、海尔、长虹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今年,我们还要再建一条生产线,3条生产线全部上齐后,可实现年产值8亿元。”
“绝不重复低端产品的复制加工,一定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提升产品价值和竞争力。”黄雄武介绍,盈胜电子不仅是一家手机硬件生产企业,还是一家软件开发公司。在车间另一头的格子间里,10余名工作人员正在电脑面前忙活,他们是公司的软件开发师,目前已开发出行车管家、桌面天气、万能浏览器等手机APP。以行车管家为例,驾驶人员或副驾驶乘客,只需安装这款软件,便可完成行车记录仪全部工作,手机待机、拍照、通话,均不影响记录过程。
“工业发展区的55家电子信息企业中,像盈胜电子一样,正在高速运转的手机整机、零部件生产和软件研发企业有近30家。”华蓥市工业发展区党工委委员、副主任申国友表示,围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多媒体终端等主导产品的生产,华蓥的电子企业内部正在发展变化。
事实上,在华蓥市工业发展区,几乎所有的电子信息产业,都拿得出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独门秘笈”。领创电子的“超薄磁芯高频变压器”,结合高频率、高电压、超薄化的特点,达到国际领先技术水平,成功申请国家专利,在韩日电子市场备受用户好评。华金润集团自主研发的双4G手机,远销非洲大市场。盈胜电子研发的M2学生卡,集成GPS和北斗定位系统,提供精确定位、一键呼救等多种安全服务,为广大学生出行保驾护航。
今年,华金润、领创电子等企业将继续为华为、中兴、OPPO等一线中高端品牌配套代工,华蓥电子信息产业逐步向中高端迈进。
结语:
秉持“转型才能更好发展、后发更要高点起步”理念和决心,如今的华蓥市深刻把握电子信息产业是朝阳产业,具有引领性强、附加值高、就业充分、财税贡献大、环保压力小、用地集约节约等优势,果断将主攻方向从“一黑一白”传统资源型工业转向全新领域电子信息产业,推动多元产业向主导产业转变。
华蓥市继续坚定战略性新兴产业主攻方向,以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引领工业大发展,向打造全国工业名城进发。2017年继续为建设五百亿电子信息产业航母奋斗,力争年内实现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200亿元,2020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建成“川东最大、全省靠前、全国知名”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新闻推荐
本报讯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为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华蓥市积极开展培训强技能、公岗增收入、政策激活力“三大行动”,拓宽贫困对象“致富路”。该市通过入户调查、电话访问等方式摸清贫困对象培训...
华蓥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华蓥,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