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波
文华
舒占刚
李相玲
王仕荣
屈代珍
邓玉成
余兴贵
吴全珍
雷明熔
许前政
梅海波
王劲松
彭波
张秀代
见义勇为
陈波:临危不惧赤手空拳降歹徒
陈波,男,1975年6月生,广安区方坪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2016年1月1日晚22时许,广安区高岩路传来歇斯底里的尖叫声,一个穷凶极恶的歹徒正手持尖刀对一个手无寸铁的女子疯狂乱刺。此时,陈波正在“凉亭江景”后门出口的人行道上,他来不及多想,立即穿过如织的车流,朝马路对面直奔而去。他使尽全力,用双手死死擒住犯罪分子持刀的右手,同时大声呼叫“来人呀”。在路人的协助下,陈波控制住歹徒并拨打报警电话,直至警察和救护人员到达现场后,他才悄悄离开。
2007年,陈波获“农村电影2131工程”工作先进个人;2016年,被广安区政府表彰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文华:火海救人诠释大爱情怀
文华,男,1963年9月生,华蓥市高兴镇高兴村4组居民。
2016年1月13晚8时,邻居家突发火灾,正在家中看电视的文华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经过观察,发现大火燃势最猛烈的地方在屋顶,屋顶上的火可能会迅速蔓延到其他家的房子。他奋不顾身于火海中抢救,却不幸从楼梯上摔落,造成脚踝骨粉碎性破裂,他忍住剧痛将火势控制,保住了邻居一家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由于伤势过重而卧床两个月,导致左脚小腿肌肉萎缩,不得不在家养伤半年。
作为一个对救火完全没有经验的普通人,文华在紧急之中控制住了大火,把损失降到了最低。他一身正气,置个人安危和生命财产于不顾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2016年,文华被华蓥市政府表彰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舒占刚:勇救他人献生命
舒占刚,男,生前系武胜县中心镇鸡公山村4组村民。
为营救一个陌生人,他的生命定格在春天深夜的嘉陵江,定格在32岁的青春。2014年3月17日深夜,舒占刚听闻有人跳江,热心的他匆匆赶去帮忙,到江边脱掉外套和鞋子,纵身跃入江中,游向落水者,并奋力将其往岸边推。在距岸边还有四五米左右的时候,却体力不支,一名恰巧路过的人随后下水将跳江男子拖上岸,舒占刚却沉入了水中,再没起来。舒占刚生前是出了名的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好人。在家他是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家庭和睦幸福。
舒占刚先后荣获“广安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武胜县第四届见义勇为道德模范”“四川好人”等称号。
助人为乐
李相玲:甘于付出无私奉献
李相玲,女,1964年5月生,前锋区代市镇艺文社区书记。
自费购买衣物食品看望慰问孤寡、贫困老人,还主动帮老人们洗澡搓背做家务;资助失亲姐弟完成学业,申领孤儿证,并把他们接到家中照顾;为尿毒症女孩杜娟四处奔走呼吁,专场募捐……李相玲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最质朴的话语、真诚的微笑,谱写着人间大爱。她几十年如一日帮助身边的人,不计代价,不图回报,组织义工走遍了广安市所有敬老院,走访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近千人次,每年参加志愿服务慰问学生和送助学款百余次,大家亲切地称她“好妈妈”“好闺女”“好榜样”。
2012年,李相玲荣获“小平故里雷锋式优秀志愿者”称号;2014年2月,荣获“四川好人”称号。
王仕荣:用善魂铸就无疆大爱
王仕荣,男,1957年1月生,华蓥市华兴实业公司总经理。
王仕荣小学毕业学过木匠、搞过建筑,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承包各种基建工程,成立了华蓥市华兴实业有限公司。致富思源、回馈社会。从2005开始,他平均每年资助10名贫困学子圆梦,2015年6月一次性为关心下一代基金会捐款5万元。修桥、筑路、建垃圾站、修屠宰场,扶危济困、热心社会公益,近年来,王仕荣累计为各项公益事业和社会事业等捐资达800多万元。他的事迹多次在《广安日报》、川北网、四川新闻网、中国文明网等媒体上刊载。
2016年10月,王仕荣被评为四川好人。
屈代珍:14年如一日照顾非亲非故孤寡老人
屈代珍,女,1942年9月生,邻水县坛同镇供销社退休职工。
2003年底,87岁的孤寡老人徐周碧生活不能自理。75岁的屈代珍和她非亲非故,主动帮助徐周碧洗衣做饭,承担全部生活起居照顾。每天帮徐周碧做饭、穿衣、梳头、洗脸、陪散步……,逢年过节添置新衣。即使自己生病,她也没有停止过。她从不喊一声苦,叫一声累,谱写了一曲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人间大爱赞歌。在屈代珍14年如一日的精心照料下,尽管徐周碧老人已是百岁高龄,但她依然身体硬朗,头脑清醒。
2016年6月,屈代珍被评为“四川好人”;2016年10月,荣获广安市“最美人物”。
诚实守信
邓玉成:拾金不昧诠释诚信真谛
邓玉成,男,1969年8月生;陶明书,女,1969年7月生;广安区广福街道办事处西溪社区步馨皮革专业护理全国连锁第689店店主。
2016年4月17日,一客人到店擦鞋遗忘挎包,包内有部分贵重物品和现金3万余元。4月19日,客人再次来店,邓玉成主动提及此事并归还失物,客人清点了里面的现金和物品,一样都不少,感到万分惊讶和感动,并拿出1000元钱感谢,夫妻俩却坚决不要。
这几年,夫妻俩经常捡到顾客贵重物品,如手机、包包、现金等,都一一还给了顾客,据不完全估计,五年时间现金和物品价值20多万元。
邓玉成、陶明书夫妻用在他们看来平常不过的举动,诠释了诚信真谛。
2016年8月,邓玉成入选“中国好人”,2016年7月入选“四川好人”,并获得“广安市2015年度最美人物”称号。
余兴贵:坚守诚信替子还债近20万
余兴贵,男,1951年3月生,华蓥市阳和镇偏岩子村4组村民。
2001年,年仅28岁的余斌因患胃癌晚期,留下没有向债权人出具欠条的19.95万元债务和牙牙学语的孙女。看到余家老两口有病在身且带着年幼的孙女,很多债主表示不用他还债,或者有的根本就已经忘记了借钱之事。
操办完儿子后事后,余兴贵夫妇将家里仅剩的200元钱作为第一笔还款还给邻居。此后,夫妇俩一边悉心照顾小孙女,一边辛苦养猪挣钱还债。
最多时,余兴贵家养了7头母猪。因为心疼老伴身体不好,余兴贵总是趁着打零工的间隙,赶紧用板车拉红苕藤做饲料,或到田间地头割新鲜的草来喂猪。邻居们看他辛苦,都争着把自己家里的剩饭剩菜交给他喂猪,每逢他家的猪仔出栏时,也不忘为他做义务宣传。
为了还债,15年来,夫妇俩打几份工,舍不得吃舍不得穿,2017年一分不少还清了19.95万元债务,得到了乡亲们的一致推崇和好评。
吴全珍:13年省吃俭用替夫还债
吴全珍,女,1950年12月生,岳池县粽粑乡龙山院村五组村民。
2000年3月,丈夫杨其思因精神病突然发作,用扁担将邻居的两个未成年的女儿砍倒在地,一死一重伤。本可不承担责任的吴全珍主动承担了全部治疗和赔偿费用,并给死者家属打下两万多元的欠条。2004年3月,丈夫再次犯病,将同村50岁的黄素珍打倒在地,她借款1.5万元赔偿了医疗费。为替夫还债,吴全珍变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一边种庄稼,一边和年近八旬的婆婆在附近场镇和学校拾荒。
13年来,通过捡废品和省吃俭用,吴全珍兑现了当初的承诺,收回了一张张欠条,还清了4万余元欠款。
孝老爱亲
雷明熔:孝老爱亲的好媳妇
雷明熔,女,1990年6月生,巴中市平昌县福申乡永安村2组人。
雷明熔系前锋镇中城社区居民谌海龙之妻。面对瘫痪的公公、患“尿毒症”的婆婆,她任劳任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雷明熔用年轻、柔弱的肩膀支撑了一个家,承担了同龄人无法想象的压力与辛劳。瘫痪的公公说,“这几年,真是拖累了她。她对我越好,我心里就越不是滋味。”雷明熔却说:“孝敬老人是儿女的责任,谁摊上了都会这么做。”在她的悉心照料下,瘫痪在床的公公病情慢慢地有了好转,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也都一天天好了起来。
许前政:用爱与执着撑起一个家
许前政,男,1966年3月生,华蓥市华龙街道办事处东方村6组村民。
2003年4月,许前政的妻子被车子撞成“痴呆”,二级伤残,他成了妻子的“保姆”;2006年,年幼的儿子因伤人被长期收监,刚被大学录取的女儿被摔成“高位截瘫”、一级伤残,整个家庭支离破碎。10年来,他坚持每天和妻子说上一段“知心话”,尽管她不懂;坚持每半年看望一次儿子,劝儿子尽快改好;坚持每天为长年卧床的女儿换药、换尿袋、擦洗身子;坚持在家附近做事挣钱,解决妻女的药费。十年来,他用一个农村人的朴实,诠释了亲情的真谛。
梅海波:不离不弃照顾患病妻儿
梅海波,男,1968年11月生,邻水县甘坝乡中心学校教师。
儿子梅寒出生时脐带绕颈,大脑缺氧,被确诊为脑瘫,生活无法自理,起床、穿衣、吃饭、上厕所、洗澡都需要他细心照料;妻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母亲86岁高龄,长期卧床不起。面对不幸,梅海波坚强地选择了责任、坚持。他精心照料脑瘫的儿子,照看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妻子,照顾体弱多病的母亲。他用坚强的意志与命运抗争,用宽阔的臂膀支撑起一个温暖的家。
2008年、2009年,梅海波被邻水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教师”;2015年1月,荣获“中国好人”“四川好人”称号。
敬业奉献
王劲松:从维和英雄到社区“保姆”
王劲松,男,1977年2月生,广安区北辰街道办事处湖滨路社区书记。
19岁入伍,2007年赴黎巴嫩参加了维和工作。2009年2月,王劲松转业到广安区北辰街道办事处万金山社区工作,先后担任万金山社区党委副书记、主任,湖滨路社区党委书记。在工作中,他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无私奉献,爱岗敬业,恪守职业,办事公道,创新工作思路,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将一个落后社区转变成了先进社区,受到了上级组织的表彰和市民的赞扬。
王劲松5次被评为“优秀士兵”、4次受到部队嘉奖、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2008年7月,被授予联合国“一级维和勋章”;2011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创卫先进个人”;2013年,被广安区精神文明委员会评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个人”。
彭波:不忘初心24年真情为民
彭波,男,1963年10月生,华蓥市阳和镇派出所民警。
从警24年,彭波一直坚守在基层派出所工作,心系群众、爱岗敬业,千方百计为民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处置各类群众纠纷1500余起,帮助困难群众100多人,因公负伤30余次,面临死亡威胁10多次。为了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他从火海中抱出过发烫的煤气罐,从洪水中背出过被困养鸡场的工作人员;为了缉捕凶犯,他曾徒步茫茫雪原,徒手擒拿持枪拒捕的抢劫犯;为了维护一方社会的稳定,他24年如一日,扎根基层,甘当百姓的贴心人。
彭波先后荣获四川省“治安系统先进个人”“执法标兵”“最美人民警察”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受嘉奖21次、各种表彰奖励28次。
2017年1月,彭波荣登“中国好人榜”。
张秀代:村民念念不忘的好书记
张秀代,男,1956年8月生,汉族,中共党员,生前系岳池县顾县镇马家村支部书记。
29年的老村支书,始终把村民的贫困疾苦放在第一位,带领全村发展经济,把一个“十年九不收”的穷乡僻壤变成果蔬四季香、鸡鸭成群的农民新村。在***攻坚战中,村民特别是44户贫困户在他的带领下,通过承包村里560亩土地,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发展起了花椒、血橙、莲藕产业,硬化了村级道路,新建了村级活动室、文化室、卫生室,搬进了新房子、过上了好日子。通过借鸡生蛋的致富模式,村民每月的收入十分可观,贫困发生率从最初的22.3%下降到了5.2%。但他却因积劳成疾倒在了带领乡亲们脱贫奔小康的路上,把一生的光阴洒在了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上。
张秀代用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诠释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情怀。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孙维铁)5月10日上午,广安市召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会议,主要贯彻落实全省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总结安排全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切实推动政府各...
华蓥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华蓥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