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辛冠男本报记者陈玲
一袭白衣对襟盘扣,贡缎长裤柔软飘逸,黑色布鞋步履轻盈,近日,姜兴吉一身朴素怀旧的着装颇为讲究,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姜兴吉说,如此着装,意为“一身清白”。不仅是着装,姜氏家族为人处世都讲究作风优良、一身清白。
74岁的姜兴吉是姜氏家族入川后第11代后人,是广安《姜姓族谱》的主修者,多年来致力于族规、家训的收集整理和传扬。据他介绍,姜氏后人,以广安区悦来镇马坝村为核心,散布在广安区花桥镇、郑山乡和华蓥市明月镇,再远就是江西、河南、湖南、湖北,乃至世界各地。
斗转星移,时间的河流冲刷着一切。这支姜氏后裔,世世代代以自己的方式,传承着姜氏家族的家规。
艰辛守护宗祠
姜兴吉从小便在姜氏宗祠学习、玩耍,见证了姜氏宗祠的变化。6月6日,记者走进位于悦来镇洞沟村6组的姜氏宗祠,倾听姜兴吉讲述关于姜氏的故事。
广安姜氏是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姜维后裔,明洪武年间,姜氏族人入川。入川后一支居宕渠,一支居邻邑。明末,姜氏族人为躲避战乱逃至贵州,清顺治年间回迁四川,居广安马坝、花桥、明月等地。康熙年间,姜姓另一支从湖北入川,其中一部分居住在广安郑山。
现在的姜氏宗祠是在公元1865年至1910年间,由广安姜氏族人捐赠修建完成,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
姜氏族谱上,清楚地记录了姜家人对姜氏宗祠的坚守。
1952年,原悦来区公所拟定把宗祠用来办学,在悦来区公所区长姜亭等人的坚持下,广安新民小学应运而生,成为当地第一所公立小学,四五十名儿童在此读书,姜兴吉便是其中之一。
1958年,村里有人提出把姜氏祠堂拆来做柴煮饭,虽遭到村支部书记唐昌代的反对,但祠堂内的神祖牌、匾仍被破坏。为保存先人遗迹,姜兴志、姜兴度、姜玉珍将祠堂内的少数神牌带出。
2004年,新民小学撤并至马坝小学,姜氏宗祠再次面临被拆除的难题。在石笋中学职工姜荣等的努力下,姜氏家族以收购残值形式把姜氏宗祠买了回来,并成立了宗祠管理委员会,派专人管理宗祠。
2013年,姜氏家族成立宗亲会,族人集资修补宗祠,于2014年将姜氏宗祠恢复原貌。
“守护姜氏宗祠并不是因为信奉封建迷信,而是想让姜氏族人团结一致。”姜兴白是宗祠的第三任管理员,负责祠堂的日常维修、管理、打扫等工作。他说,守护宗祠,是为了让族人能够在逢年过节时相聚一堂,学习家规家训,教育族人为人处世。
争当家规传承者
姜氏宗祠经历数百年的岁月而颇显沧桑,但姜氏的优良家风在后人的传承下却历久弥新,愈显生机。
“姜氏家规经历了三次修订,一直随着社会发展在变化,但核心思想没有变。”广安姜氏宗亲会会长姜自国告诉记者,1910年所定的家规共15条,1941年续修后的家规为11条,2015年续修时,总结先人家规家训,并结合社会发展,共制定家规9条。
姜氏新家规核心思想为:热爱中华、敬祖孝忠、家庭团结、艰苦创业、教子有方、严禁奢侈、高风亮节、男女平等、作风优良。还对如何对待亲属、宗族、同事、朋友、友人、师生的礼仪进行了规范。
有了更加明确清晰的家规,姜氏族人优良的作风得到传承。
“小时候一做错事就会被惩罚,面壁思过和打扫宗祠是父亲常用的方法。”姜兴吉说,现在他已是儿孙满堂,但被父亲惩罚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印象最深的是父亲教育他要为人清白、长幼有序、热爱祖国。
姜兴吉的儿子姜武云今年40多岁,目前在南充人民医院胸外科当主治医生。他说,父亲常在他耳边念叨,从医者医德最重要,对待病人要仁爱似亲人,有爱心、细心、耐心。他也一直牢记父亲的教诲,在救死扶伤的路上奔波。
姜自国自幼孝敬父母。1986年其父病逝后,母亲患重症,辗转国内多家医院治疗,医院皆诊断为不治之症,多次下发病危通知书。但姜自国始终不放弃,与妻子辞掉在西藏的工作,带着母亲四处求医,最终治好了母亲的病。在姜自国的带动下,如今,家中兄弟姐妹7人更加孝顺,争着为老人尽孝。
“姜氏宗亲会刚成立时只有几十人,发展到现在已有5000余人了。”姜兴吉说,在宗亲会的号召下,大家都在学习家规,争当先进典型,传承优良家规。
引领文明新风尚
姜自国的孙子今年8岁,随口便能说出几条姜氏家规。
“在家吃饭,他都会等长辈先吃,自己才动筷子。”姜自国对后辈的要求十分严格,特别注重让后辈从小养成尊敬长辈、讲文明的习惯。
为了让族人养成文明习惯,激励后辈争当社会的优秀人才,姜氏家族在家的族人们每个星期都要参加家庭会议,姜氏宗祠也成了姜氏后人的精神家园。
每年清明节,姜氏族人都会聚集到姜氏宗祠,读家训、祭先祖、说历史,表彰优秀的族人,鼓励大家继续传承姜氏家规。姜氏家族定期在祠堂组织“家风家规诵读会”等活动,还将宗祠、家规、家训、家风、家谱放上论坛、微博,推动姜家文化、姓氏文化的传播;建立微信群,在族人中开展“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餐桌”等实践活动。
“只有教育好子孙后代,才能让他们对社会、对国家作出贡献。”姜兴吉说,族人学好家规,就不会干违法乱纪之事,才能构建和谐社会、文明社会。
记者感言:
家风与家规的形成都会经历一代甚至几代人的积淀和努力,它总结了前世无数家庭的经验,引领家庭或家族走向辉煌。
姜氏家族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弘扬祖宗的传统美德,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力量。每一个家庭都应重视家规家风的塑造,只有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新闻推荐
本报讯6月20日上午9时许,华蓥市阳和镇居民周大妈及家人将一面写有“破案神速浩气凛然”的锦旗送到华蓥市公安局阳和派出所民警手中,以表达对民警不辞辛劳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感激之情。5月27日晚10时...
华蓥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华蓥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