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改作业。
孩子们开心的笑容。
老师和孩子们的合影。
升旗仪式。
何老师自己制作的教学用具。
给孩子们上课。
佩戴红领巾。
乡村里的电气化教学设备。
30多年前,何老师和学生们的照片。
在宣州区溪口镇的大山里,有一位已经在基层教学点坚守了36年的老师。这位老师不但是小学校长,还是幼儿园园长,不但是孩子们的老师,还是孩子们的保姆。近日,记者来到溪口镇东华教学点,见到了何荣子老师和她的一对双胞胎学生。
溪口镇离城区有四十多公里的距离,是宣州区相对偏远的乡镇。而东溪村东华教学点,距离镇上还有六公里多的山路。
记者的眼前是一排普通的平房,其中的一间作为教室,还有一间是老师的办公室。平房外的水泥地上竖着一根旗杆,一面崭新的五星红旗在旗杆顶端随风飘扬。站在操场上,就可以听到教室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透过教室的窗子看进去,何荣子老师正带着一对双胞胎姐妹朗读课文。
下课后,双胞胎姐妹到教室后面拿起跳绳开心地玩了起来,何老师则匆忙赶到一旁的厨房里准备午饭。
谈及现在的两个学生,何老师告诉记者,姐妹俩是2015年9月到教学点来读幼儿园大班的,去年升入了一年级。这对双胞胎的父亲和爷爷都在外地打工,奶奶则留在家里带两个孩子。孩子们就住在河的另一边,有时候中午不回家就在学校吃饭,在她的床上午睡。“基层教学点就是这样,不但要给孩子们当老师,还要给孩子们当保姆。今天中午双胞胎家里有点事,我就给她们准备午餐。”
何老师告诉记者,从1981年至今,她已经在基层从教36年。这么多年来,由于交通不便,信息相对闭塞,很多人走出大山到了镇上和城区工作生活,上学的孩子也越来越少。从去年开始,学校里小学生只剩下这一对双胞胎了。“但无论还有几个孩子,只要我在这里继续教下去,孩子们就不用花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走山路到镇上去上学。”
何老师说,可爱的孩子就是她坚持下去的动力,这么多年能够陪伴孩子们成长,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红古区华龙街道计生办在北区农贸市场开展了以“人口流动、健康同行”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同时,街道将组织计生工作人员进入流动人口集中的建筑工地等进行宣传。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发...
华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华蓥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