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莉华
一个城市的文化反映着一个城市的形象,也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魅力所在。
自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广安市不断加强文化培育力度,从培育良好家风家教,到在全市范围内掀起的反对铺张浪费、提倡勤俭节约的“光盘行动”;从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开展“我们的节日”等活动,到弘扬传统国学……文化逐渐成为城市的底色,融入了市民的骨血。
传承家风家训促进和谐文明
家庭,作为“文明细胞”最基本的内核,是文明传播的最有效途径。
在华蓥市高兴镇马家嘴村,有这样一个家庭,不断传递着文明与幸福。
30年前,蔡华兰走进了吴礼明的家。由于性格温婉、待人和善,蔡华兰与常年居住在一起的公婆相处融洽,一家人相亲相爱,成为全村的典范。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打破了这个家庭的平静。
10年前,蔡华兰的婆婆因病去世,公公悲恸不已,生活失去自理能力,饮食起居都得靠人照料,蔡华兰每天早晨给公公穿衣,扶公公坐上轮椅,一日三餐端水送饭,背公公解大小便。晚上,帮公公脱衣、脱鞋,上床休息,为防止公公久坐或久卧滋生褥疮,蔡华兰每隔两三个小时都要帮公公挪挪身子。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她耐心地侍奉老人吃喝拉撒,从不让老人受一点委屈和伤害。当地政府得知她家的特殊情况后,经常去看望老人,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就是这样一个家庭,当亲人有难时,没有一个家庭成员抛弃他。当家庭有难时,政府及时送上温暖。在大家的帮助下,这个经历了许多磨难的家庭,彼此之间心贴得更近了。
近年来,广安市通过大力开展传承好家风家训以及文明家庭创建等一系列活动,涌现出了一大批文明家庭。
7月21日,广安市集中对78户家庭授予了“广安市文明家庭”荣誉称号,并号召广大家庭要以先进为榜样,自觉弘扬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勤俭节约、绿色环保、邻里互助的社会新风尚,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
开展光盘行动抵制铺张浪费
小餐桌、大文明。餐桌文明是社会文明的缩影,是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近年来,广安市加大培育勤劳节俭之风,广泛开展“光盘行动”,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加入“光盘行动”行列。“光
盘”,已经成为很多市民的用餐习惯。
以前,市民潘国军外出就餐,看到满桌的剩菜剩饭就感觉可惜。“剩菜打包,让别人看见了感觉没面子。”潘国军纠结地说,请人吃饭,菜点少了就觉得不够气派,吃不完打包又觉得没面子。
自从实行了“光盘行动”,潘国军就改变了观念,在外面吃饭后将剩菜打包再也不会觉得没面子,“有时我请客,客人还会主动要求打包。”
市民行为习惯的转变,与广安市大力推进“光盘行动”有很大关系。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光盘行动”自开展以来,广安市不仅要求全市餐厅、酒店大量制作、张贴文明餐桌的宣传标语,还对餐饮服务人员进行了专门培训,引导就餐者适度点餐、吃不完打包。
据了解,“光盘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参与活动的餐饮企业达1447家,参与率达96%。市文明办设计制作发放文明餐桌宣传画3000余套,文明餐桌温馨提示牌8万个,还专门组织了对相关餐饮单位服务人员的培训,要求所有餐饮服务人员自觉引导就餐者适度点餐、吃不完就打包。
弘扬传统文化涵养社会文明
今年7月,在广安市景心国学馆首期研修班结业典礼上,近100名学生主动跪谢父母,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这只是广安市积极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涵养社会文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广安市通过大力宣传“我们的节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弘扬传统国学国粹等活动,加强文化培育。
据市文明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弘扬传统文化过程中,广安市采取建设更加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举措,让传统文化宣传有了阵地。各地结合推动城乡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从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入手,推进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一体化发展。
如今,在农村,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改变了群众的生活观念,邻里更加和谐、乡风更加淳朴、追求更加现代;在城市,随着文化设施的日益完善,读书开始融入生活,看戏已经成为时尚,文化正在凝练着这座城市积极向上的品格,提升着这座城市崇文厚德的形象。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李怀朋华蓥记者站周松林)今年以来,华蓥市坚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为总体目标,进一步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着力挖掘经营性收入增长潜力,稳住工...
华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华蓥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