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在四川省华蓥市阳和镇偏岩子村看到:一栋栋“农家别墅”整洁美观,村内基础设施完善,村民房前屋后瓜果飘香……
“多亏了丁书记带头苦干,才有了偏岩子村的新面貌。”谈起偏岩子村发生的可喜变化,村民们异口同声地说。
“既然要干
就要有所为”
村民口中的“丁书记”,是偏岩子村的党支部书记丁洪兵。1997年,偏岩子村村支“两委”班子换届选举,从部队退役回到家乡的丁洪兵在大家的举荐和鼓励下,当上了村会计。
“既然要干,就要有所为。”丁洪兵下定决心要让偏岩子村富起来,让村民打心眼里对他另眼相看。
农村基层干部开展工作,有很多学问,丁洪兵在工作实践中学会了“看、听、跑”的工作方法——“看”老干部怎么和村民打交道,“听”老干部怎么向村民传达政策,“跑”遍整个村子,多和村民们打照面……
“他的确是回家乡来给大家做实事的。”时间长了,村民们渐渐认可了这位年轻的村干部。2004年,丁洪兵任偏岩子村党支部书记,这一干就是13年。
偏岩子村是华蓥市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之一。2012年,为保证该村地质灾害点村民的居住安全,华蓥市启动了建设偏岩子移民新村。
“起初,村民的心里都有顾虑,认为搬了家就没有了土地,大部分都不愿意搬迁。”为打消村民不愿搬家的顾虑,丁洪兵与其他村干部一起逐家逐户地做村民的思想工作,他还自掏腰包,组织村民到外地实地参观。村民们长了见识,动了心,大家统一了思想后,就有20户村民报了名。
2015年春节,阳和镇33户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户先后从山上地质灾害隐患区搬至山下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点——偏岩子新村。目前,新村二期易地扶贫搬迁房也正在加快建设,27户贫困群众也即将搬入安全、舒适的新居。
如今每到傍晚,偏岩子新村的小广场上都格外热闹,周边村民前来跳起了坝坝舞,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公路不通
就没有产业发展”
2014年,偏岩子新村竣工后,村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但新村的道路建设却没有跟上,村里的老路坑坑洼洼,一遇下雨天气,道路就溜滑难行,修路已成为与村民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件大事。
丁洪兵说,公路不通,村民出行都不方便,更别提发展产业了。修路需要资金,为了尽快集资修路,丁洪兵多次往返于乡镇、华蓥市筹措资金,联系施工队,让通村水泥路工程及时动工。在丁洪兵的影响下,村民们纷纷主动筹资,最终顺利凑齐了通村公路建设款。
考虑到修路经费紧张,丁洪兵与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和全村村民齐上阵,义务出工备土、拉料,在他的带领下,偏岩子村的“富民道路”工程步伐得以加快。据了解,近几年来,偏岩子村共修建环村路10余公里,彻底解决了村民行路难的问题。
村里的路修好了,不仅方便了村民出行,还打通了全村村民期待通过发展旅游致富的“经脉”,村民们给丁洪兵竖起了大拇指!
“大家信任他,是因为丁书记真的做了不少事!”村民们都这样说,他带着依托新村谋发展的思路,寻找业主,打造乡村旅游,增加了村民收入,改善了村居环境,村民们的生活富裕了,每个人的脸上都乐开了花。
在丁洪兵的带领下,偏岩子村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以及乡村旅游业,走出了一条“以企带村,转型发展”的新路子。2015年,偏岩子村引进了以水为依托、以渔文化为灵魂,集垂钓、养殖、观赏、娱乐、游泳、沙滩烧烤为一体的印象山水水上渔乐园,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便捷、舒适的游乐场所,更让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偏岩子村也越来越有名气了。
特约记者 苗贵华
新闻推荐
本报讯日前,华蓥市林业局实施了2017年飞机防治林业有害生物作业任务,旨在有效防控林业有害生物特别是松墨天牛和马尾松毛虫的扩散蔓延态势。此次飞防面积共3万亩,累计飞行71个架次。飞防区域涉及松...
华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华蓥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