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9月6日,小驴山村保洁员在公路上清扫垃圾。
□华蓥记者站邱海鹰文/图
在一些人心中,农村的田边地角垃圾遍布,村民的房前屋后柴草乱堆乱码,到处都是脏兮兮的。
9月6日,记者来到禄市镇小驴山村采访,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一幢幢错落有致的小楼房掩映在花海中,蜿蜒整洁的乡村公路像彩带一样飘在村头,如蜘网密布的水泥人行便道连着每座院落。在村头的一条人行便道上,被誉为“乡村美容师”的保洁员程祝秀,正在清运垃圾。
“以前垃圾遍地,又脏又臭,过路都要捂鼻子。现在修起了垃圾池,有点脏东西就及时清运到池子里,环境好多了!”程祝秀一边清扫便道一边说,“在我们小驴山村,不仅有垃圾集中转运点,而且每个院落都建有生态垃圾池。”她告诉记者,村民们先把垃圾集中到各家院前的垃圾池,再由她和另一名专职保洁员挨家挨户收运到村头的垃圾集中转运点,再由镇上的垃圾车转运到指定的地方进行处理。
“村里有了垃圾池,通过一事一议还制定了《村规民约》。现在乡亲们自觉得很,地上有点垃圾就捡到池子里去
了。”程祝秀满意地说,“养成了好习惯,我们保洁员也轻松多了!”
说起现在村里的变化,想起过去村里的环境,程祝秀十分感慨:小驴山地处山区,村民们养成了散养鸡鸭、猪羊的习惯,这些家畜家禽的粪便满地都是,而今规范了牲畜养殖,粪便处理得干干净净。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仅小驴山村变得洁美清新,华蓥市的其他村庄也如此。
该市把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作为提高山区人民生活质量的惠民工程,在全市13个乡镇(办事处)均建起了垃圾集中转运站,各村设有垃圾集中点,自然院落建有垃圾池;在人口少的村配有至少两名专职保洁人员,人口多的或地处城镇郊区的村,配有3名以上专职保洁人员。
目前,华蓥市已在村组道路沿线、聚居院落附近累计修建垃圾池1500余口,引导村民分类收集、统一处理、合理利用生活垃圾;111个行政村的498个保洁员走村串户,实施“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农村垃圾管理模式,默默地当着“乡村美容师”。
新闻推荐
今年1-8月,前锋区轻纺产业实现产值84.55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1%华蓥山下崛起一座轻纺产业城
□陈代国前锋记者站甘凤云今年1-8月,前锋区轻纺产业实现产值84.55亿元、同比增长20.2%,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27亿元,同比增长10.76%;新培育卓筑、达戈尔等5户规上企业,解决就业5000...
华蓥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华蓥,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