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燕
3月14日,彭歌先生送给我一本他的诗集《大山的箴言》,现在想起来那天竟然是白色情人节,多么美好浪漫的事,让我邂逅一本诗集。9月17日,广安市评论家协会在华蓥山文学院举办了“一座大山与一位诗人——彭歌诗集《大山的箴言》研讨会”,让我有机会与各位诗人、评论家就这本诗集进行灵魂的交流。
我和彭歌先生有过几面之缘,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他深邃而热情的眼神,我能够感受到他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挚爱以及他如大山般有容乃大的胸怀。当我读到他的《大山的箴言(组诗)》时,更加笃定了对他的看法,他就是华蓥山“最温顺和忠诚的儿子”(《年青的城》)。
“山里的日子,很寂寞很寂寞”(《山里的日子》),多么真实的感悟啊!“父亲就是山梁上那棵青?树,又拗又硬,一辈子蹲在山里,默默地出生,默默地长大,又默默地枯死”(《山里的日子》)。山里的日子尽管很寂寞,父亲却是那个默默硬撑着的脊梁,父亲匍匐在大山脚下(蹲在山里),从生到死(一辈子)。我分明看到了一棵不老的青?树屹立在华蓥山之巅。关于青?树,我有很深刻的记忆,儿时家里缺钱、缺粮,连柴火都缺。母亲从大姨家弄来青?树种子,种满老屋背后的寨下、坎脚。青?树就是那种质地特别坚硬却又韧劲十足的树,就像这位“又拗又硬”的父亲。母亲看着青?树长出、长大,秋天默默地枯死,便砍作薪火。其实它并没有枯死,它的根还在那里。
父亲一辈子没有走出大山,默默地守护着,默默地奉献着,默默地等候着。父亲始终默默的,但父亲并没有停止思考,他在“思考儿子是把自己用了几十年的扁担挑断还是扔掉”(《山里的日子》)。我们的诗人,他并没有扔掉,他将父亲的扁担“扛上”,连同母亲捏的苞谷粑和山里清晨的鸡鸣声,还有山里痴情的山妹子一起带走。山里的味道,山里的牵挂,山里的爱恋,山里的“教诲”,诗人“穿着父亲的草鞋”,将这一切承传。
作家韩东在他的诗歌《山民》里问父亲:“山的那边是什么?”父亲说:“是山。”儿子又问:“那边的那边呢?”父亲回答:“山,还是山。”韩东说,“山第一次使他这样疲倦”。彭歌先生笔下的“山民”,包括父亲,是勤劳、善良、朴质的,男人女人、丈夫婆娘、山妹子和情郎、老人小孩、水牛黄狗,都是相处融洽的。他们一起营造的画面和谐而恬静,浪漫而诗意。
“山里的雨天是山里的星期天。粘稠。温柔。恬静”(《山里的星期天》)。山民难得“偷得浮生半日闲”,不用再忙碌,是雨给了他们休假的机会。这让我想到古代那些淳朴的农民,刀耕火种,奉天地为神明。难得的雨天难得的闲适,山民们待在家里做着自己喜欢的事。“男人把微笑给婆娘,把山里雨天的粘稠给婆娘,把婆娘的嘴唇粘住”;“女人也不打早火了,把山里雨天的温柔给丈夫”。多么温馨浪漫的画面,一个“粘稠”,一个“温柔”,你侬我侬,情意绵绵。
或许初读《山里的星期天》,你不会感觉语词有多美,甚至有点诗歌里面“山娃子的粗暴”,但细细品来,一句一景、一景一情,情深义重,契合乡村山民的真实心理。山里的人,他们爱家人、爱自然、爱劳动,他们有一种安于现状的静美和骨子里对土地深情的依恋。整首诗的结构也和谐呼应,有夫唱妇随、黄发垂髫、其乐融融之感。
说到大山里,我们的诗人最不愿放过的就是山妹子了。秋天,山里的水果“丰满”了,山里的坛坛罐罐“丰满”了,“丰满”了的还有山妹子的“胸脯”和“身子”。山妹子“依着院坝前的橙子树,羞涩地咬着发辫,像吮着一颗巧克力”(《山妹子的爱情》)。“城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歌词唱得让人心醉。可是山妹子不是“城里的姑娘”呀,她都没尝过巧克力的味道,那味道估计跟山杏差不多吧,佩服山妹子的想象力。山妹子“望着丫口那条通向集镇的山路”,浮想联翩:山娃子会给她带回什么呢?一个好看的发卡,一本精美的小说?我想,无论山娃子带回什么,她都会喜上眉梢吧。“发卡”,美好的定情之物;“小说”,属于山妹子和山娃子的浪漫爱情故事,他们的故事很长很长,就像这长长的山路一样。
山妹子和山娃子的爱情,长长久久,“山无棱,天地合,长命无绝衰”。他们这一缠绵,竟“一吻千年”,山峦为媒,“森林为屏,茅草为衬,搂着逼真的身体,紧贴温热的胸膛,爱情的神话在山里展现”(组诗《我的华蓥我的山》之一《轻点,别惊扰爱情——题华蓥山景区“千年一吻”》)。
在诗人的作品中,不仅华蓥山“千年一吻”景点有亘古不变的爱情,皛然山、白岩也有诉不尽的爱恋。在《皛山坝,等待一场爱恋》中,我“坐在皛然山没人的草丛”,牵手白岩和心上人,“看见高空的飞鸟,驮来云朵和鲜花”,晕染我们心底游走的“彩霞”。此时此刻,华蓥山、皛山坝、白岩,只有“我和你”。
白岩,这是华蓥山才有的专有名词。白岩,华蓥山的路标,诗人故乡的路标。我不是华蓥本地人,对华蓥山没有诗人那样深切的情感,就是《白岩,故乡的路标》这首诗,让我爱上华蓥山,爱上那片白岩。我住在离白岩很近的一幢楼里,每天早上,推开窗户就可以望见它。以前,我没有好好地欣赏过它,直到读到彭歌先生的这首诗,我才发现白岩就跟一面明镜似的,照见我对故乡的全部思绪。想一想,自己确有一段时间“爱上了漂泊和流浪”,“把故乡遗忘”了,“如今的我啊,夜夜梦回故乡,却总是找不到回家的方向”。自从发现“白岩”,我感受到了它的力量,它正顺着山脉向我故乡的方向延伸,延伸到故乡的心脏,母亲把我揽在怀里。今夜我就睡在白岩的脚下,没有“伦敦巴黎纽约”的时差,也没有“北京上海广州”的路途,故乡离我如此之近,触手可及。白岩,华蓥山的路标,我思亲的凭靠。感谢诗人,让我“找到了回家的方向”,只要我远远望见那片白岩。
“山”,可以说是彭歌先生这本诗集的主打,更是诗人血脉偾张处。彭歌先生本人就是从这华蓥山的肌体里长出来的最“丰满”的骨肉,诗人偾张的血脉,百折千回后,流淌成一汪清泉,古朴滋养。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加强全市寄递物流渠道安全管理,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寄递物流行业危险事件发生,近日,华蓥市运管所对邮政公司、顺丰、韵达、申通、圆通、百世汇通、天天快递等11家寄递物流企业开展了安全大检...
华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华蓥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