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看成就
兄弟时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人们正在生产电子元件。
□本报记者刘莉华/文张启富/图
百姓故事
10月20日,站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看到工人在生产流水线上忙碌,一台台手机被打包运走,作为领创电子创始人之一的李双林感触颇深:华蓥的电子信息产业真正崛起了!
2009年,李双林与几名老乡打算回乡创业。当时的华蓥市被国务院列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试点城市,正由煤矿、水泥等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型。首次考察华蓥市工业园区,李双林在心里打了退堂鼓。“整个华蓥乃至广安毫无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回乡创业压力大。”
当时党委政府“回乡创业好,照顾老和小”的招商口号,让他改变了主意,坚定了留下来的决心。李双林说,常年在外拼搏,他有了一些积蓄,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可家乡华蓥市发展相当滞后,工业基础薄弱,每年都有一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无法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这也成为漂泊在外的他心里最大的遗憾。而此时的沿海城市已经做出产业规划,要将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梯次向内地转移。
看准了总体趋势,“游子”李双林决定回乡创业。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双林了解到华蓥市正在大力招商引资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在详细了解了华蓥市的产业规划之后,李双林与几名老乡回到了华蓥。
“听说我们要回来,党委政府安排专人为我们办理相关手续。”李双林回忆,华蓥市虽然产业基础不是很好,但是有高效的政务服务和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决心。短短几年,在华蓥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李双林参与创办的领创电子与富士康、惠普、三星等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生产的充电器等手机、电脑、电视配套产品年产值超3亿元,成功“领创”了整个华蓥市的电子信息产业。
随后,国雅、华金润、兄弟时代、中雷电子……一批来自深圳和江苏等地的电子企业纷纷入驻华蓥市。2012年,华蓥市明确电子信息产业为工业发展的主导产业,2014年,华蓥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园跻身四川省重点项目前100强,从电子配件到手机整机生产,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元器件到整机、从低端到中高端的跃升。
2015年6月,第一部“华蓥造”手机下线。李双林说,“到2020年,华蓥市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将突破300亿元,成为川东最大、全省靠前、全国有名的电子信息产业园。”
记者点评
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格局的深刻调整,我国东南沿海的加工业纷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为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正当此时,广安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抢抓机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通过有的放矢精准招商,完善产业链条和强力实施科技创新,不断挖掘、培育、发挥后发优势,形成了后来居上的良好态势,打造出了广安电子信息产业高地,奏响了电子信息产业强势突起的“广安声音”。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杨雪莲10月12日,位于华蓥市广华工业新城的四川捷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能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紧张工作,为客户赶制聚合物锂电池。“如果没有金财集团的帮扶,就...
华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华蓥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