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莉华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近日,市委副秘书长、华蓥山旅游文化景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蒲长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党的十九大及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委五届四次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华蓥山旅游文化景区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不断树立全域旅游观念,积极打造大西南度假地。
蒲长文认为,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需求不是一句空话。该景区结合全年目标任务,用好绩效考核“指挥棒”,挂图作战,加强督促,逗硬考核,发挥目标导向作用,统筹各方力量,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
蒲长文详细介绍道,在具体落实工作中,他们不断加大与省交投跟踪衔接力度,尽快完成华蓥山704片区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协议签订工作;进一步细化责任,完善举措,加快溪口觉庵片区棚户区改造建设进度,为溪口旅游小镇项目建设做好前期工作准备;深度挖掘文化内涵,整合宝鼎周边区域佛教寺庙资源及煤矿企业管理用房等闲置资源,招引业主建设打造华蓥山文化产业园;启动溪口方向宝鼎索道建设,尽快解决上山难问题;开工建设省道407观音溪至704公路,加速推进省道406、208建设,尽快形成华蓥山旅游发展主骨架。
为将华蓥山真正打造成为一个生态休闲度假胜地,华蓥山旅游文化景区不断创新举措。蒲长文说,他们坚持产业统筹,在产业布局上做到相融互动,整体推进。在邻水西天乡设置华蓥山东大门,在华蓥市设置华蓥山北大门,建设游客中心、温泉酒店等设施,优化景区内外交通组织,提档升级石林景区——天意谷景区旅游公路,打造旅游环线,用索道将石林、穿心洞、天意谷有机连接,实现封闭运行、双向通达、快进慢游,打造国家5A级旅游景区。在溪口镇设置华蓥山西大门,将溪口、704区域打造成为集休闲、度假和避暑为一体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将宝鼎、椿木坪区域打造成为以佛教文化为依托的康养和佛教圣地。其他区域旅游开发错位发展,将华蓥山打造成为“五百里华蓥山,大西南度假地”。
同时,牢固树立全域旅游、全民旅游理念,充分发挥本地群众在旅游景区建设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结合新农村建设和脱贫攻坚工作,给乡村全方位融入旅游元素,将民居改造成旅游驿站,配备相应旅游设施设备,让老百姓成为华蓥山旅游业发展的参与者、受益者。科学规划布局旅游景点和旅游项目,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做文章,真正让游客能够来、能够吃住、能够消费,把旅游的巨大经济潜力充分释放出来,真正满足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
新闻推荐
近日,华蓥市委组织部的党员干部深入永兴镇大佛山村为老党员宣讲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华蓥市委组织部的党员干部深入年老多病的老党员家中,为他们宣讲十九大报告精神。75岁的老党员贺元清听了宣讲后...
华蓥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华蓥,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