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玲
“这个采煤机电缆保护装置,安全实用,减少了采煤机电缆线的损伤,降低了工作人员的风险。”“你不知道吧,这是我们矿的一项新技术,还获得了市上的表彰,我们也该动动脑筋,搞一个创新项目。”11月21日,在华蓥市绿水洞煤矿井下现场,两名工人边走边谈论着科技创新话题。
采煤机电缆保护装置由四川省华蓥山广能集团嘉华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嘉华机械)研制,能够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减少采煤机故障率,提高煤炭产量。该项目被评为2017年全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采煤机电缆保护装置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有哪些社会价值?当天,记者走进华蓥市嘉华机械对此进行了深入了解。
力争破解开采难题
“主要是为了破解开采煤矿的难题,提升采煤机性能。”该公司总工程师李强介绍说,公司现有的采煤机电缆线槽内的电缆没有保护措施,在采煤过程中,飞落的煤矸石有时会滚入电缆槽,对电缆造成损伤,同时还会阻碍电缆的拖动,影响采煤的效率和安全。
李强坦言,公司的主要煤矿是绿水洞煤矿,1999年公司根据绿水洞急倾斜煤层实际地质情况,研发了急倾斜采煤机,但随着开采的深入,煤层的倾斜角度越来越大,矿山压力也明显增大,飞落的煤矸石速度快、力道大,掉入电缆槽对电缆的伤害也越来越大,电缆线的寿命明显缩短,这不仅提高了成本,还会影响采煤人员的安全。
“当时国内的综采自动化系统倒是能够解决电缆线损伤的问题,但是那套设备的投入资金太大,安全问题也没能解决。”李强说,所以公司就提出了解决方案:有针对性地研究采煤机电缆保护装置。
通宵达旦攻破技术难点
说做就做,2014年,公司作出研发电缆线保护装置的决定后,立即成立项目组,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公关技术难题。
“绿水洞煤矿煤层倾斜角度较大,平均倾角53°,最大倾角70°,这种倾斜的煤层,当时国内还没有相适应的综采采煤机电缆保护装置,我们在自主研发新的采煤机电缆保护装置时,不仅要考虑电缆线保护问题,还得保证采煤机在行走时电缆线能够伸缩自如。”项目负责人沈节说,倾角太大是研发成功最大的阻力,所有技术都得围绕这一问题来进行。
针对这一难题,项目组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设计一个全封闭的电缆槽,规划电缆线拖动轨道。
2014年10月,该公司研究的新装置开始组织生产,试生产期间由于对设备性能掌握不熟悉,设备制造工艺及配套需在生产过程中逐步改进和完善,该公司的采煤量受到影响。
“为了研究这个新装置,我好几次都是连续50多个小时没休息,项目组的同事也在通宵达旦加班研究。”李强说,刚开始生产时,电缆线、盖板水管一直被卡住,技术人员都守在现场,查看问题,讨论解决方案。
通过几个月不断改进和完善,2015年初,采煤机电缆线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得到大幅度提高,故障率大幅度降低,采煤量也有了提升。
全面提升采煤安全系数
“有了这个装置我们工作起来更轻松,心里更踏实。”该公司采煤工人王晓虎告诉记者,以前电缆线被煤矸石卡住,都要靠人工清理,但是清理时不知道电缆线是否损伤,老是怕漏电,现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这就是科技创新的力量。
对工人而言,该项装置提高了采煤安全性,对公司而言,采煤机电缆保护装置更是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研发成功后便有公司来买我们的装置,我们赚了一百多万。”李强说,该项目研制成功后,嘉华机械还进行了厂区技改,更新了装备,扩大了生产规模,提高了生产力,建成专业的加工生产线,实现了批量生产。
据了解,该项目完善了国内急倾斜煤层采煤机的综采技术,填补了这一技术空白,在节省投资、保护环境、改善劳动条件和安全、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明显作用。
新闻推荐
殡葬改革是国家积极倡导和推行的一项基本政策,对破除陈规陋习,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文明治丧利国利民党和政...
华蓥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华蓥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