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袁皓)近日,邻水县九龙镇黄泥村十分热闹,几辆大货车正在装谷子。“今年水稻头季收成不错,我家10亩再生稻也增产了,亩产400多斤,这都是政府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好事情啊!”村民卓伦明数着一叠叠钞票,充满喜悦道。
卓伦明是该县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受惠的广大农民之一。自去年以来,邻水县紧紧围绕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和新农村建设三大任务,启动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力争通过田网、渠网、路网“三网”配套,实现农田排灌能力、土壤培肥能力、农机作业能力“三力”提升。该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分5年建设高标准农田14万亩,每年建设一个2.8万亩,涉及15个乡镇129个村955个社。
建设区域分为粮油作物片区和经济作物片区,建设内容主要有田间基础设施工程、地力建设工程、科技支撑工程和耕地质量检测站建设,各工程共需资金18910万元。完成后,将实现耕地地力提高1-2个等级,有机肥资源率提高10%以上;建设区灌溉率达到80%以上;耕地质量提升技术推广率达85%以上;建设区标准农田每亩每年平均可增产150公斤粮食,可增加收入5460万元;加上其他作物年可增收250万元,建设区年可新增收入5710万元,人均年增收约131元。
新闻推荐
打造生态循环的广安现代农业综合体□本报记者李龙俊7月30日上午11点,广安市邻水县柑子镇春和村,村民喻孝顺正在葡萄园里除草,身后,是大片1米多高的葡萄藤,七拱溪从葡萄园中静静流过。看着葡萄抽芽、长...
邻水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邻水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