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仕涛 甘幸福 寇正伟
“一个共产党员,无论分内分外,如果需要,都义无反顾;一个人民法官,无论庭内庭外,如果需要,都责无旁贷”,写下这份承诺书的人叫钟少含,现任邻水县人民法院九龙法庭庭长。参加工作20余年来,他始终保持人民法官的高度政治责任感和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践诺重行,为民司法,公正办案,一言一行无不彰显人民法官的司法情怀,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邻水县人大代表,省法院“网上办案能手”,市法院“调解标兵”、“调解能手”、“优秀公务员”,广安市“最美人物”之“最美法官”提名……一个个荣誉纷至沓来,然而,最能打动她的还是群众的真心“点赞”。
为民司法弘正义
“向优秀共产党员看齐、向优秀法官看齐”,这是钟少含经常讲的一句话,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她始终坚信法律是保障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屏障,并愿意为之奋斗终生。
在工作中,她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为民所想,为民所急。她用法官的专业素养来诠释法律的真谛,要求别人做到的她首先做到,禁止别人做的,她坚决不做,以一身正气执法办案。
2011年,在审理邻水县黎家乡37户渔民诉华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广安通力监理有限公司财产损害赔偿纠纷集团诉讼案件时,因该案当事人人数多、涉及面广、影响大,且原告系困难群众无法提供有力的证据,处理不好极易影响社会稳定。在严把质量关的前提下,钟少含同办案人员一起进村入户走访调查,听取意见,宣传法律,坚持耐心细致地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既讲法律又讲情理,融法律于情理之中,不为说情所动,严格依法办事,并做好与当地党委政府以及院领导、县委县政府协调工作,使该案得到了及时妥善处理,避免了矛盾的激化,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了群众合法权益。
巡回审判化纠纷
为了方便群众诉讼,钟少含与所辖区的当地党委政府协调,在辖区各地设立了“巡回审判庭”,到各地开展巡回审理,有时甚至还到田间地头设立示范法庭,邀请村民及人民调解员现场旁听,同时请人民调解员做辅助调解工作。一次次庭审下来,纠纷化解在田间地头,人民调解员感受到了调解的魅力,九龙法庭的调解成功率显著提高。
在刘某某诉被告吴某兰、吴某琼、吴某清等7个子女赡养纠纷一案中,85岁的刘某某由于跌伤,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7个子女均不愿承担赡养义务,特别是刘某某的5个女儿认为自己已经嫁出去,根本就不应该承担她的赡养费,几个被告相互推诿。迫于无奈,刘某某将7个子女均告上法庭,要求所有子女履行赡养义务。法院受理后,考虑到刘某某瘫痪在床,无法行动,钟少含便将庭开在刘某某家中,并邀请当地人民政府调解中心调解人员及群众200多人参与旁听,在庭审过程适时对当事人及群众讲法、释法,使7个被告自知自己不履行赡养义务已违法,最终作出善待老人的保证。
总结经验建新功
社会和谐是衡量民事调解质量的最高标准,也是钟少含追求的最高目标。结合多年调解经验,她总结出了“调解七法”,即:善于倾听、善于明法说理、善于“把脉”、善于劝勉和激励、善于发挥代理人和基层组织的积极作用、善于把握调解节奏、善于“拍板”。
善于倾听,就是耐心倾听当事人的诉说,让当事人把话说完,不因当事人所讲与案件无直接关系便不让其讲话,这样可以使当事人对法官产生信任和亲近感。善于明法说理,就是在倾听当事人的诉说后,法官根据事实和法律,与当事人讲解道理和相关法律,指出双方当事人的主张与辩解哪些是合理合法的,哪些是与案情无关或行不通的,哪些可以得到法庭支持,哪些属于无用信息。善于“把脉”,就是要善于掌握当事人的心态和所期望达到的目的,以及双方当事人之间主张的差距,清理好调解思路。善于劝勉和激励,就是在阐明道理、把握当事人心态的基础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摆事实讲案例的方法,使当事人双方明白打官司对双方原本融洽和谐关系的损害和物力、精力的消耗,劝勉和激励当事人双方化解矛盾,重归于好。善于发挥代理人及所在基层组织的积极作用,就是充分利用当事人对其代理人及所在基层调解组织的信任心理请他们从中多做调解和解工作。善于把握调解节奏,就是根据案件情况及当事人心理,调解过程宜快则快,需慢则慢,把握案件调解时机。善于“拍板”,就是经过大量的调解工作后,在双方当事人仍犹豫不决的情况下,为他们提出利益平衡的具体和解方案,促使案件进入和解状态,促进当事人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近三年来,钟少含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500多件,调解、撤诉率达85%以上,所办案件无一件超审限、无一件被二审改判或发回重审。
新闻推荐
甘惜分先生书法作品。□范国明被当地群众称为“城市肺叶、天然氧吧”的邻水黄桷树公园,题字的是著名乡贤甘惜分先生。甘先生是我国新闻界的泰斗,他的书法颇受家乡人民的喜爱。不幸的是,1月8日22时55...
邻水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邻水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