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记者站 孔虹
12月7日,记者来到位于“111”环线内的邻水县丰禾镇观景台,只见一条条“黑玉带”在园区蜿蜒,一片片金黄金黄的脐橙挂满了枝头,一栋栋漂亮的新居尽收眼底,耳畔不时传来村民的笑声……业兴、人和、村美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这正是邻水县大力推进“111”工程建设所带来的变化之一。作为全市“111”工程的“一个单元”,邻水坚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核心,着力完善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粮油、脐橙、蔬菜、生猪等特色主导产业,配套建设新村,突出发展乡村旅游,强力打造产村相融、农旅结合、三产互动的现代农业大示范区,演绎出无限精彩。
夯实基础,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12月2日,复盛乡教官湾村村民甘在富吃完早饭后来到园区干活,一边走一边哼起了小曲。
“如今,园区的道路全都黑化了,走在上面心情特别好。空闲时间我就去园区干点活,挣点零花钱,孩子们也不用担心我一个人在家种庄稼太劳累了。”甘在富开心地说。
在“111”工程建设中,邻水县以方便机械化耕作和群众生产生活为原则,大力实施主干道、机耕道、生产便民路建设,构建起了较为便捷的路网。单元内黑化主干道21公里,新建游骑步道4.4公里,机耕道90公里、生产便道122公里,实施道路通道绿化22.6公里。
在“111”工程建设中,该县坚持夯基为先,大力整合涉农项目,将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生产生活需求设施建设同步实施,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大幅提升。除了路网建设,该县还按照“小田并大田、小土并大土、小弯取直、大弯就势”的原则进行田土调型,采取深耕熟化土壤、增施有机肥等方式培肥地力。单元内先后完成土地调型2.2万亩,培肥地力2.2万亩。该县还以新建小型集雨蓄水设施为重点,配套建设农田灌溉、排涝排洪沟渠,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水系渠网,基本实现了旱能灌、涝能排的目标。先后整治病险水库25座,新建排灌渠系25公里、山平塘20座、蓄水池10口,新增有效灌面1.49万亩,新增节水灌面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平方公里。
新村建设,改善百姓人居环境
来到柳塘乡大河坝新村,记者真切地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平坦的道路通往家家户户门前,崭新的小洋楼、漂亮的新村聚居点,清澈的河水,铺了塑胶的跑道,次第开放的缤纷花朵……
大河坝新村的变化正是邻水单元新村建设的一个缩影。在“111”工程新村建设中,该县注重吸收传统文化元素,体现川东民居特色,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宜建则建、宜改则改、宜保则保,推进新村建设。先后建成柳塘大河坝、复盛龙门桥、丰禾柏垭头、石滓熊家坝、袁市礼堂、复盛教官湾等9个重点新村。
同时,该县以净化、绿化、美化为目标,由治理脏乱差入手,全面开展农村院落整治,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大力实施农村“洁净水”行动,配套建设大河坝农民新村雨污分流工程等洁净水工程5处,因地制宜处理生活污水。积极开展沟渠、堰塘、道路环境整治,加强广场、道路、院坝卫生管理,建立健全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机制,全面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大力推广“微田园”建设做法,搞好农村绿化、美化,保护农村生态多样性,培育庭院经济,展现“房前屋后、瓜果梨桃、鸟语花香”的农村特色、乡土味道和田园风光。
农旅结合,打造休闲旅游胜地
“妈妈,金黄色的脐橙好漂亮,我要把它画下来。”
“好呀,现在脐橙成熟了,我们采摘回去慢慢画。”
12月5日,家住邻水县泽达小区的周晓英带着一家人到袁市镇清水池塘游玩。“平时上班忙,周末便到周边的乡村景点走走,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既能缓解压力,又能增进一家人的感情。”周晓英说。
依托现有的脐橙、葡萄等特色产业基地和特色新村,邻水从休闲观光农业、特色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业一体发展着手,促进一三产业互动发展。邻水单元内先后在柑子建成以葡萄采摘、酿造、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缪氏庄园;在袁市建成以花海观光、骑游娱乐、餐饮美食、农业体验为一体的临水缘乡村旅游示范区,包括清水池塘、临涯天、天缘花谷三个乡村旅游景点;在柳塘乡大河坝建成万氏草莓园,发展草莓采摘观光业;两河尧园、柳塘伍昱洁等5个乡村旅游景点已建成营业。同时,柳塘金谷源、钰盛园、石滓中城寨等4个乡村旅游景点正在规划建设。“111”工程邻水单元正逐步成为周边区市县群众出行的重要目的地。
新闻推荐
本报讯(林树成邻水记者站袁皓吕清辉)近段时间以来,邻水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深入“洁净水”行动各牵头部门和有关乡镇,对“洁净水”行动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建议。调研组...
邻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邻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