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倩
市委、市政府向省委、省政府立下军令状:今年减贫6万人,广安区、前锋区、华蓥市成为全省脱贫攻坚战首批“摘帽”县,全市300个村摘掉穷帽,让贫困户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看着天色不错,4月7日,李伙安一大早便到蔬菜地里忙开了。他不时向路过的村民打招呼,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线。
细心的村民发现,李伙安变了,现在逢人都乐呵呵地打招呼。李伙安在邻水县梁板乡曙光村生活了65年,以前总是面带愁容。“愁是因为穷,但没想到的是一把年纪还能脱贫致富。”李伙安开玩笑说,“真是做梦都会笑醒。”
村民都很佩服李伙安,去年,他开垦了120亩撂荒地,全部种上蔬菜,不到一年时间就脱贫了。“要是没有乡、村干部帮忙修路、修水渠,我种再多菜也脱不了贫。”李伙安很感激,脱贫后的他积极帮助乡邻,希望更多人像他一样过上好日子。
2015年,广安5.77万名像李伙安一样的贫困人口摘掉了穷帽。全市贫困发生率由8.9%下降到5.2%。这样的脱贫故事今年还将继续。市委、市政府向省委、省政府立下军令状:今年减贫6万人,广安区、前锋区、华蓥市成为全省脱贫攻坚战首批“摘帽”县,全市300个村摘掉穷帽。
立下脱贫攻坚军令状的广安将如何发力?
城乡统筹小康社会一个也不掉队
贫困量大、面宽、程度深。广安市脱贫攻坚的步履并不轻松。
作为全省贫困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广安全域属秦巴山区和革命老区。2015年精准识别,全市共有贫困村820个,占全市2886个行政村的29%;城镇和农村贫困人口28.3万,占总人口的8.76%。这些数字,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与艰巨的任务相对应的,是更加坚定的决心!广安自我加压,把城市扶贫摆在了与农村扶贫同等重要的位置。
过去,由于城乡人口贫富差距明显,各级各部门扶贫重点都集中在农村。然而,市委书记侯晓春却认为,***要实现城乡统筹。他提出,要把农村***与城镇***同步推进,使人民群众都能迈入小康。
对此,侯晓春的解释是:“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当中,农村逐渐变成城镇的社区,农民则转变成为在城市里打工的农民工,也成为城镇的居民,在城市中还存在着棚户区,所以说,城镇社区也存在着贫困。”
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掉队。不光要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也要解决这批城镇化居民的贫困问题。为此,广安市建立的“一县一档、一乡一簿、一村(社区)一册、一户一卡”数据库,对城镇贫困人口、农村贫困人口实现了“两个全覆盖”。
“无论是农村扶贫还是城镇扶贫,都要带着感情去做。”在市委市政府的“***,城乡统筹”理念指引下,广安市把农村***与城镇***同步推进。
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科科长乔荣说,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城镇低保等措施以及多种就业渠道全面推进,2015年精准识别出的3.23万城镇社区贫困群众,已有0.56万人成功脱贫。
精准施策绘制全面小康“施工图”
广安区扶贫移民局精扶办主任周业林,每次到贫困户家中走访,都习惯掏出手机扫一扫二维码。
广安区贫困户家门口,都张贴着***信息卡。扫一扫卡上的二维码,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帮扶责任人、帮扶记录等关键信息在手机上一目了然。这些数据,在大数据平台上实时更新。
“精准管理贫困户信息,促进扶贫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工作透明度和管理效力也大大提高了。”每次有人来考察,周业林总是饶有兴致地介绍建立二维码识别管理平台的好处。
二维码识别管理平台背后,折射出广安的脱贫攻坚力度。广安市围绕年度脱贫任务,细化目标、任务、时限、项目、资金、责任人,时间倒排、任务倒逼、责任倒查,盯人、盯事、盯结果,优质高速推进脱贫项目。
脱贫难,路子对了就不难。制度之外,广安市更有一系列精准的手段,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
精准脱贫,基础必先行。广安市捆绑各类项目资金,在特困地区加快公路、水利、电网、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老百姓生产生活条件。
没有产业增收,精准脱贫就是一句空话。在广安,农业项目正向贫困村倾斜,贫困户与业主、农业龙头企业、专合组织、种养大户合作联姻,精准规划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贫困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赛特公司生产的汽车空调成为众多品牌汽车企业的首选。工人们在生产空调管道。4月8日,记者在邻水县经开区赛特公司看到,各条生产流水线满负荷生产。今年以来,邻水县瞄准高端产业发展,主抓优势产业,不断...
邻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邻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