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刚
3月31日星期四多云
今天,我路过村民叶华国家。想起他正在为村里编织竹编垃圾桶,便停下了脚步。
“叶叔,我请你编的15个垃圾桶,编了好多了?”正在忙活的叶华国抬起头,“是杜书记呀,我已经编了28个了。”
“怎么编了这么多?”我有些摸不着头脑。叶华国笑出声来:“听说还有很多村民要找你要,就多编了几个。”
这时,叶华国停下手中的活儿说,“杜书记,我们都要谢谢你。你看,以前我们中城寨村太穷了,大家每天想的都是怎么糊口,哪里还想到讲卫生啰。现在村里路修好了,产业发展起来了,生活越来越好,大家讲文明、讲卫生的习惯也开始养成了。”
叶华国的话,让我打心眼里高兴。扶贫,既要扶经济上的“贫”,更要扶乡风文明上的“贫”。到邻水县石滓镇中城寨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我一直把树立文明新风作为***的一项重要内容。
以前,村民们习惯了在房前屋后乱堆乱码,在屋里乱摆乱放,我就挨家挨户走访劝导,希望村民们树立现代文明的生活观念,养成好习惯。那时,我正在思考怎样行动的时候,无意中看到叶叔在用竹篾编织背篼。我灵机一动,村里没有公共垃圾桶,何不让他帮忙编一些简易的背篼,作为垃圾桶?听了我的请求,叶叔一口答应了。
编好几个之后,我就把它们绑在村里主干道旁的树干上。有了丢垃圾的地方,村民们也不好意思再乱扔了,道路变得干净整洁。没想到,效果还不错,很多村民主动找到我,希望在自己家中也摆个垃圾桶。原本我统计的是15个,现在增加到30多个,这可是额外的收获。
新闻推荐
本报讯(甘文玉宁晓波邻水记者站孔虹)为提高庭审规范化水平,提高办案质量和执法公信力,邻水县人民法院以评查带动庭审规范化建设。该院紧紧围绕审判中心,随机抽调审判员成立庭审规范交叉评查团,对照《庭...
邻水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邻水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