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记者站 孔虹 曾涛 本报记者 张飞
“作为一名年轻人,应该有创业的激情,现在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家乡发展也需要我们,我想在家乡干一番事业,带动乡亲们致富。”近日,记者初见李芳,很难想象这个27岁、浑身洋溢着都市气息的年轻女孩,竟然是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养鹅姑娘,她道出了众多返乡创业者的心声。
在邻水,像李芳这样的返乡创业者还有很多,他们怀着浓浓的乡情,抓住家乡发展的大好机遇,带着资金、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回到家乡打拼,在家乡播下希望的种子,为邻水农业产业的升级作出了贡献。
难忘乡情他们选择归来
邻水县黎家乡,美丽的大洪湖映着青山绿水,令每一位到过这里的人流连忘返。对于在这里长大的“80后”小伙儿黄文建来说,他对这片土地更是爱得深沉。多年前,他就想着有朝一日能回到这里,带领乡亲们致富。为了这个梦想,黄文建毅然放弃了城里的优越条件和高薪,回到了家乡。
黄文建今年29岁,是学电子商务毕业的高材生,返乡前,他拥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一家科技公司的总经理,年薪20万元。他告诉记者,在外打拼就是为了积累资金,准备有朝一日回乡创业。“如今,家乡正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这也正是我多年来计划的方向。”黄文建说,为了让乡亲们成为有技术的新型农民,他和西南大学培训基地做了对接,每年挑选10名工人去培训,培训期间产生的费用,全部由他承担。如今,回乡创业两年了,黄文建的现代农业发展得越来越好,已有15亩育苗基地、300余亩土地常年种植油麦菜、莴笋、茄子、黄瓜、丝瓜等20多种绿色无公害蔬菜,这些蔬菜主要销往重庆盘溪、杨家坪市场和邻水各大超市,市场反响非常好。
与黄文建一样,许多返乡创业者都怀着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养鹅姑娘李芳,家住邻水县柑子镇金关村,当年,家境贫寒的她高中一毕业后就到沿海一带打工,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一个普通的打工一族做到身价几百万的服装批发店老总。2015年,李芳放弃蒸蒸日上的事业返乡创业,如今她在大山深处建起了自己的养鹅场,首批5000只鹅已经全部售罄,下一步,她还将免费给乡亲们提供鹅苗和技术,鹅苗长大后再以市场价回收。“让家乡人都过上好日子是我的梦想。”李芳深情地说道。
家乡呼唤他们投身创业
“助推返乡创业,离不开政府的主动作为。”邻水县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现在邻水的投资环境越来越好,政府的简政放权、优惠政策增加等都有利于创业,比如串联审批变并联审批改革、三证合一等,让创业者可以便捷办理各种手续。
据了解,邻水县是劳务输出大县,有近40万人在东部沿海地区打拼,他们出去以后,不少人小有成就,积累了一定的财富,还拥有一定的经营和管理经验,这些人的归来将为邻水的发展带来新的希望,而政府为了吸引这部分人归来,抛出了“橄榄枝”——2015年,该县积极响应中央“双创工程”号召,通过出台扶持办法,提供政策、经济优惠等方式吸引乡友返乡创业,支持家乡发展。该县还大力改善交通、园区硬件等基础设施,简化行政审批流程,为返乡创业者提供高效、规范、透明的服务;出台贷款贴息、融资担保等优惠政策,想方设法助推返乡创业潮。
“政府大力支持创业者,不仅有专项资金支持,还提供了很多培训机会。”邻水县主要领导认为,返乡创业者大部分有家乡情结,在外出务工过程中积累了财富、管理经验和市场观念,他们从东部地区带回的先进技术、力量将极大地推进邻水产业升级进程。“政府大力支持返乡创业,这也是我选择回乡的原因之一。”邻水县龙安镇夜光村的返乡创业大学生李科接受采访时坦言。
品牌建设他们推动发展
2015年9月,稻谷飘香的季节,在邻水县古路乡台子村,前来品尝“白水人家”生态大米所做米饭的客人络绎不绝,他们都是奔着“白水人家”的品牌来的。
今年40岁的谭小云是土生土长的邻水人,1999年大专毕业的他在古路乡一小学当起了老师,后来辞去教师职务辗转广东、福建、浙江打工,积攒了一定资金后,他回到家乡,谋划着自己创业。2013年,谭小云承包了台子村200余亩土地,成立了“自然道种植专业合作社”。去年春季,他从台湾引进优质稻谷品种,探索原生态种植,注册“白水人家”品牌。为此,谭小云买回7000多元的青蛙投放到稻田里,从播种到收割,全过程不施一粒化肥、不打一滴农药,除草靠人工,杀虫靠青蛙。谭小云介绍说,这种原生态种植亩产量虽然只有150公斤左右,但均价高达50元一公斤,毛收入可达100万元。目前,他采用“互联网+”的经营模式,其产品“白水人家”大米已远销成都、重庆、浙江等大都市。谭小云透露,未来几年,他计划流转更多的土地,让村里的人都跟着他发家致富。
无独有偶,邻水县袁市镇的盛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方智勇也是一个致力于将农业做成大产业的追梦人。方智勇曾拥有酒店、航空服务公司,事业有成的他如今选择返乡与朋友一起种水稻,目前已流转稻田7000多亩。方智勇坦言,他的目标不光是做一个农民,而是农商,一个有商业头脑的农民。谈到未来,方智勇决定逐步走深加工的路子。此外,他们还将扩大稻田养鸭规模,发展稻田养鱼、莲藕种植等,将产业做大做强,吸引更多的农民加入他们的合作社,一起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发展“淘金”。
正是有了众多的“谭小云”“方智勇”返乡,邻水农业的产业路子正越走越宽。
新闻推荐
4月8日,邻水县古路乡茂紫鼎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赶着羊群到山里放养。该县财政挤出资金,补贴圈舍建设、购买种羊,完善道路、饮水设施建设等,积极支持贫困群众利用山地资源,大力发展草食牲畜养殖,着力开展...
邻水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邻水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