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县记者站 曾涛 本报记者 李倩
6月11日,邻水县丰禾镇毛织一条街,东和光智织造有限公司厂房里,机械不停运转,100余名工人也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不时有人喊:“刘主管,我的货做完了,快点再给我来一打……”
尽管忙得不可开交,生产主管刘凤飞却颇感欣慰,这样的景象已有多时不曾看到。前些年,毛织一条街的企业都是给重庆、福建等地厂家做加工。近几年经济下行,收钱成了难事。东和光智也不例外。
不少毛织企业因此关门停产。刘凤飞深知其中的缘由:做“贴牌”订单,不但要受市场波动因素的影响,利润空间还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增长而大幅下降。
曾几何时,丰禾镇毛织一条街名声在外,成为丰禾镇的一大经济支柱。10年前,邻水县委县政府抢抓东部沿海地区轻纺产业战略转移的有利时机,结合丰禾库区移民多、外出务工多、从事毛织人员多的实际情况,启动建设了丰禾镇毛织一条街。10年来,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在毛织一条街的基础上,一个集约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的轻工产业园诞生了。然而,为他人做“嫁衣”,却是毛织企业的“通病”。最终,一些实力薄弱的小型毛织企业不得不退出市场。
“多年来,我一直想干出自己的品牌。经济形势越是下行,越坚定了我的信念。于是我们就坚持自主研发,创建自己的品牌……”刘凤飞说,“为他人做‘嫁衣\’,已不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必须从‘贴牌\’中走出来。”
只有脱胎换骨,才能华丽转身。在经济下行压力下艰难存活的毛织企业,达成共识,打造自己的品牌!这样的理念下,东和光智、春辉织造等10余家企业创建了自主品牌。
“自2012年6月来,我们完成了生产设备的革新,还实现了从来料加工到自主品牌的转变……”刘凤飞兴奋地说,这些产品全都远销海外市场。
“企业拥有了自主品牌,也就有了底气。”邻水县轻工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王立木告诉记者,在县委县政府多年来的扶持和鼓励下,很多企业纷纷走出去,参加成都、重庆等地的各种展览会,大大提升了品牌知名度。“企业尝到‘甜头\’后,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创新,‘邻水造\’服饰、箱包等轻纺产品已走向全国,以及欧美、东南亚市场。”
数据更加振奋人心。截至2015年底,邻水县轻工产业园规上企业总产值近20亿元。预计到2020年,该县将建成以轻工产业园为中心的西南地区毛纺织产业综合基地,园区规上企业产值将突破100亿元。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今年以来,邻水县政法委对该县“文明新风、尚法守则”扶贫攻坚工作,进行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全程跟踪监督,取得了良好成效。在监督过程中,邻水县政法委通过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邻水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邻水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