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欢
“每个诉讼程序我需要做什么,在手机上就可以随时看得清楚明白。”8月23日,前来立案的当事人陈某在邻水县人民法院立案大厅感受到了诉讼的透明便捷。
近日,邻水县人民法院制作发布了“立案诉讼服务H5指南”,群众只需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动一动手指滑动屏幕,“立案流程、诉讼权利与义务、基层法庭法官联系方式、信访举报电话”等诉讼服务信息便呈现在手机屏幕上,一目了然。
这是邻水县人民法院运用“互联网+”手段,对创新司法公开新途径的积极探索。近年来,邻水县人民法院充分履行审判职能,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坚持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树公信,积极化解矛盾纠纷,深入推进社会依法治理,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努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严格公正司法 维护公平正义
手拿几张表格,一边旁听案件庭审,一边在庭审规范化评查表中圈写勾画。这是邻水县人民法院领导带队深入基层法庭进行庭审规范化评查的寻常情景。
随机抽调审判员成立庭审规范交叉评查组,不打招呼对正在开庭的案件进行评分,开展评查座谈、下发整改通知、评查“回头看”,一系列措施有效传导工作压力,庭审规范化建设落地见效。
这只是邻水县人民法院严格规范司法行为的一个缩影。打铁还需自身硬,公正司法离不开严实的审判管理。近年来,邻水县人民法院坚持以审监促审判,共开展案件评查785件,裁判文书评查416份,庭审评查85次,网上办案专项评查3次,有效规范了司法行为;完善《案件质量评价办法》,健全结案周报机制、未结案预警机制、繁简分流机制,规范司法技术工作流程,审判质效不断提升,确保了公开公正。
运用法治思维 化解涉诉信访
“最高人民法院也接访了,我不去北京了。”与最高人民法院进行远程接访后,2015年7月6日,廖某的案件被最高人民法院驳回再审申请,廖某表示不再上访,一件信访老案被化解。
面对涉法涉诉信访,邻水县人民法院坚持诉访分离、依法治访的改革思路,强化源头治理,坚持标本兼治,深入推进“诉非衔接”,完善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有效减控涉诉信访增量。
2014年以来,邻水县人民法院通过网络信访平台办结网上信访案件6件,依照司法程序终结信访疑难案件3件,举行信访听证会化解信访积案2件,与最高人民法院开展远程视频接访化解信访老案1件,在“两会”“五中全会”等重要时期,实现“三无四零”目标。
推行简案速审 高效化解纠纷
“当天立案开庭,当天判决,太快了。”当事双方均同意放弃举证和答辩期限,通过简案速审程序审理,今年6月22日,王某与李某的一桩民间借贷纠纷被公正高效化解,有效减少了群众“诉累”,当事人王某拿着判决书,对邻水县人民法院速裁组工作人员高效率办案啧啧称赞。
邻水县人民法院在不突破相关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对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案件,通过简化办案程序进行快速审理,实现了矛盾纠纷公正、快速、高效化解。
自2015年7月成立速裁组以来,该院速裁组共受理案件617件,结案585件,结案率94.65%,速审案件调撤率80.9%,民事速审案件的平均审理周期为20天,最快的案件1小时内结案。
深化宣传教育 营造法治氛围
“今天看了这个审判,才知道子女赡养老人不仅是传统美德,更是法律规定的一项义务,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哟。”今年4月,在邻水县龙桥乡场口,旁听了赡养纠纷巡回审理的村民李建说道。
邻水县人民法院坚持法治宣传与司法审判服务有机结合,把法庭开到村组院坝,打造“流动法庭”。用群众听得懂、看得明、信得过、靠得住的方式及时解决纠纷,实行零距离咨询、零距离调解、零距离立案、零距离阳光审判,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便捷优质司法服务和法治理念教育,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警示一方”的法律效果。
近3年来,邻水县人民法院共开展巡回审判900多场次,邀请干部、群众、学生代表旁听庭审达600多人次,开展“模拟法庭进校园”3次,与省市县电视台联办各类普法电视栏目42期,为帮扶贫困村送法律常识小册子500余册,开展专项普法宣传活动19场次,发放法律、纪律宣传资料9000余份,努力营造了全民学法守法良好法治氛围。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站吕清辉甘凤云本报记者李倩6月18日,市国土局办公大楼内显得有些冷清。“局领导分头率队,大家都到地质灾害隐患点去了。”工作人员谢跃平透露,市上6个督查组,分别前往6区市县,排查隐患、检...
邻水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邻水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