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雪莲
“谢谢叔叔阿姨和哥哥姐姐们,有了你们的帮助,我今年上大学所需的费用就足够了。”8月24日上午,当前锋区代市镇梨树村贫困大学新生小欧接过由广安日报社干部职工捐赠的爱心助学金时,感激地说道。
上午9时,烈日当空,广安日报社党组书记、总编辑唐云峰率队到贫困大学新生小欧家进行走访,并为其送去了爱心助学金3000元。
3000元不多也不少,它是广安日报社干部职工为帮助小欧上大学而献上的一份爱心。
时间回到8月19日。当天,广安日报社全体在编干部职工前往对口联系帮扶村——梨树村开展蹲点督导、走访慰问时,了解到了该村贫困大学新生小欧的情况。
小欧今年18岁,以598分的成绩考上了武汉一所重点大学。然而,由于其家庭有特殊困难,他上大学所需的学费以及前期生活费迟迟没有凑齐,眼看着新学期开学时间一天天临近,小欧一家对此心急如焚。
当走访的同事将小欧的困难情况报告报社领导后,报社领导立即安排记者采访,以呼吁社会共同关心这名贫困学生。小欧一家却不愿为社会增加负担,婉言谢绝了这一帮助。
孩子是家庭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为给这位优秀贫困大学生送去光明与希望。报社的干部职工选择“能帮就要帮”。于是,在小欧不知情的情况下,广安日报社内悄悄发起了一场爱心助学活动。
8月22日,广安日报社党总支、广安日报社团委发起了“向贫困村大学入学新生捐赠‘微信爱心红包\’倡议书”。倡议一经发出,便得到干部职工的积极响应,100元、200元……大家踊跃参与、慷慨解囊,纷纷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据了解,在该社发起“微信爱心红包”助学捐赠活动当天,就收到爱心资金7883元。
为了帮助更多需要帮扶的对象,让广安日报社策划开辟的“爱心呼唤”“圆梦行动”栏目的新闻报道更有爱心、更有温度,报社决定将此次募集到的“爱心助学金”分批使用,除了资助梨树村贫困大学新生小欧3000元之外,余下助学金将用于帮扶本报记者在“圆梦行动”中采访到的邻水县柳塘乡轿子顶村贫困学生小李,以及其他贫困学生。
针对贫困大学新生小欧、小李的情况,广安日报社还向相关部门发函请求帮助,引起团市委、市关工委的高度重视,市关工委经过认真研究和细致了解,拟开辟“绿色通道”,将其纳入广安市2016年第三批“雨露计划”。
“小欧,你要好好学习,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你们放心,上大学后,我一定会加倍努力学习,将来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以后我也要像你们一样,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当报社帮扶人员与小欧告别时,小欧满怀感激地说。
新闻推荐
光程汽车零件有限公司员工在检验产品质量。工人在加快厂房建设,力争早竣工早投产。5月9日,记者在邻水县工业园区看到,在建项目抢晴天,战雨天,全力推进;投产企业开足马力,加班加点生产。今年以来,邻水县紧紧...
邻水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邻水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