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记者站 曾涛 本报记者 卢琴
随着今年高考录取工作的进行,考生陆续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往年,这时正是“升学宴”“谢师宴”盛行之时,然而,今年记者调查发现,不仅相关部门一再强调不许违规操办、参加“谢师宴”,连酒店、饭店都没有推出专门套餐,毕业生更乐于选择自制卡片、发短信、发微信等方式向老师表达感谢之情。
部门:严禁违规操办“谢师宴”
日前,邻水县教育系统的干部职工手机上都收到一条信息,上面写着“严禁为子女升学举办除家庭成员和直系亲属以外人员参加的升学宴、谢师宴;严禁参加直系亲属以外的人员举办的升学宴”等内容,再次对违规操办参加“升学宴”“谢师宴”等问题提出六条禁令。
邻水县教科体局负责人表示,今年要把全系统党员干部及教职员工不违规操办参加“升学宴”“谢师宴”等宴请活动,作为全系统各级党组织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对可能发生的苗头性问题,抓早抓小,并通过突击检查、日常巡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坚决杜绝违规操办、参加“升学宴”“谢师宴”现象发生。
记者从市纪委了解到,早在2014年,广安市纪委出台国家公职人员违反规定操办婚丧喜庆等事宜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少数公职人员利用婚丧喜庆事宜大操大办、收礼敛财等问题说“不”。同时,将违反规定的相关追究人员范围延伸到最基层,要求村(社区)两委主要负责人参照执行,给操办婚丧喜庆、升学谢师等行为的干部戴上“紧箍”。
酒店:“谢师宴”市场冷清
“‘升学宴\’市场一年不如一年,基于成本考虑,我们今年没有推出相关套餐。”7月25日,广安城区某餐饮店老板汪女士告诉记者,往年这个时候,办“升学宴”的客人都排满了,必须提前预约,一般七八月,餐厅“升学宴”的营业额能达数十万元。“今年,不仅是我们店,其他餐饮店对‘升学宴\’‘谢师宴\’都不会有太高期望。”
“即使有学生考上大学,家里人要请客吃饭,也不是十几桌甚至几十桌地订。”凌云路一家餐厅的老板龚先生告诉记者,今年,餐厅也接待过几起因为孩子考上大学请亲朋来聚餐的,但都是家庭聚会,只有一两桌人。
记者在一些团购网站看到,“升学宴”“谢师宴”等团购同样冷淡,不仅发布此类信息的商家屈指可数,而且成交量也基本为零。
变化:创意“谢师”更温情
不办“谢师宴”,那怎么“谢师”呢?广安友谊中学的高中毕业生小胡说,班上同学今年都没办“谢师宴”,而是以其他方式向老师表达感谢之情。“我为老师送去了自己家种植的鲜花,这样更有诚意。”
该校另一名高中毕业生告诉记者,她给老师写了一封厚厚的感谢信,信里的每一个字,都表达了她对老师三年教诲的感恩之情。
在采访中,大部分高中毕业生表示,“谢师”的方式有很多,并不一定非得摆宴席。相比“谢师宴”,他们宁愿选择有创意的方式,如给老师写感谢信、送自己制作的礼物等。
学生家长王女士说,如今节俭风气盛行,邀请老师赴宴也会遭到拒绝。“我更愿意让孩子在以后的日子里,与老师多联系、多谈心,这才是真正的师生情。”
记者手记:
“谢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动辄花费数千元的“谢师宴”,不一定能让老师们感受到“尊师”的味道。“谢师宴”遇冷,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学生用真情创意“谢师”,远比请吃饭摆宴席更有意义。口头上的感谢、书面的感谢信、自制的手工纪念品,毕业之后经常回母校探望老师等,都是“谢师”的不错选择。
新闻推荐
□游祎唐欢本报记者刘婧案情回顾:林建是邻水县某小学退休教师,老伴去世后,与68岁的兰芬相识为伴。一年零三个月后,林建因病去世,兰芬要求林建的子女支付其与林建共同生活期间护理林建的费用1.2万元。...
邻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邻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