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在中国传统里是人们思念、祭奠逝去亲人的日子。这个时节,一般都是细雨纷飞。可今年的清明节,却是难得的好天气:天朗气清,春风和煦。
一大早,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去拜谒那些在革命战争年代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献出宝贵生命的英烈。从大竹县城向南步行约两公里,来到位于竹阳街道高峰寺村许家坡,拾级而上118步石梯,便是苍松翠柏环绕的大竹县烈士陵园。
陵园大门两侧的门柱上,分别镌刻着白底红字的毛泽东诗词:“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豪迈的诗句,无疑是对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取得胜利的高度概括,其前赴后继和改天换地的英勇精神,令人热血沸腾。
走进陵园门口,给人一种沉郁、庄严、肃穆的感觉。那矗立正中的烈士陵园碑,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我不能不去细看那些碑铭的文字。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那些用革命激情和炽热鲜血凝聚起来的石碑,不容人平视,更不容人俯视,而是用来仰视的。碑文道:解放战争时期,川东党的地下组织为配合全国武装斗争,在广(安)邻(水)大(竹)山区组织武装斗争,大竹的游击武装参加了华蓥山战斗。1949年6月25日,国民党调集大军围剿,遵照川东党委指示,游击队化整为零撤退。广(安)邻(水)大(竹)山区党委书记兼游击队司令员陈尧楷,为掩护队员安全突围,只身断后阻击,终因弹尽粮绝英勇牺牲。同年6月13日,中山党委书记徐永培,中山党委委员、中山武工队军事指挥徐相应,在向重庆党组织汇报工作后的返途中,于邻水县龙安乡被捕,英勇就义……
这些英烈们为了崇高的理想,为了新中国的诞生,为了人民的幸福,义无反顾,甘洒热血,奉献生命。虽然,他们匆匆离去,与胜利擦肩而过,但高高飘扬的旗帜上一定写有他们的姓名。虽然,他们未能见证新中国的诞生,但他们因坚定的信仰,一定在心里看到了新中国诞生的曙光。
我继续挪动沉重的脚步,愈往里走,就愈来愈觉得贴近了英烈们的精神和心灵。坟茔四周满是常青的松柏,犹如一个个笔直挺立的哨兵,在为烈士们站岗守卫。当目光触及到那一座座坟茔时,我就更加沉默不语了。缓步前行,一个个鲜活的名字映入眼帘,有的我听说过,但大部分还是第一次看到。那些坟茔每座占地只有几个平方米,这就是他们的归宿,无论他们生前是多么的平凡或荣光,如何奋战沙场,如何守护和平,如何抢险救灾……所有的一切都已烟消云散,但永不消散的是,他们在坚定信仰支撑下的坚韧精神和为中国革命及建设英勇献身的英姿。
在陵园里,我看到了那些名字,以及重如千斤的个人生平。83位烈士,有来自重庆的、有来自河南的、有来自湖北的……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付出、牺牲,永远长眠于竹乡这块热土。我一遍又一遍地浏览,只希望像记得熟知的朋友那样多记几个名字,不想他们那么快地被遗忘。战火、危难关头成就了他们。我一直在思索,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在如此艰苦、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并不断为别人延续生命?鲁迅先生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那些有名的或无名的英魂,一个个汇聚起来,光彩夺目,又何尝不是中国的脊梁?我想,作为每一个活着的人,面对那些逝者刚毅的脸庞时,是否也具有那么一种为人民、为真理而战的精神呢?
□王晓林
新闻推荐
张洁是广安市广安区国税局人事教育科科长,在汶川、广安、玉树的名声很大。她业务精湛,其爱心事迹更是在三地广为传颂。□何国刚袁代光本报记者曾小清文/图金奖银奖不如纳税人的夸奖张洁常有一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