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记者站 刘伟
近日,在广安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和体育局和团市委联合开展的“广安新青年”评选活动中,邻水县居民刘祎榜上有名,被评为“创新创业新青年”。
刘祎作为四川新金缘有限公司总经理,从一个怀揣梦想打零工开始的大学毕业生,到返乡创业的业界精英,她用坎坷的经历成就了事业,实现了人生的价值,让梦想之花越开越盛。
1987年出生的刘祎,从小生活在农村,母亲是一位乡村代课教师,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那个年代一家人生活较为窘迫。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我作为姐姐,更应当分担家庭的负担。”刘祎说,在上小学时她就利用暑假到亲戚家打零工挣钱,16岁上了师范学校后经常参加文艺表演挣学费、生活费,18岁在校园外半工半读到餐馆端盘子……
“苦、累都不算什么,这是人生的磨练,也是我今后创业的精神财富。”刘祎说。
2007年刘祎从师范院校毕业,她也曾想当一名教师,但家庭和自身的原因让她最终还是选择了自主创业。“我学的是艺术专业,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是我长期以来的梦想。”刘祎说。
毕业后,刘祎憧憬着美好未来,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从天而降,父亲因病去世,家里也因此欠下许多外债。“那时候感觉天都要塌了。”刘祎说,家庭的重担一下子落在了自己肩上。
无奈刘祎只好先外出打工赚钱,给婚庆公司当主持或演出节目。“一场有200元左右,当时算来收入还算可以。”刘祎说,只要有演出的机会,她都会抽出时间去,忙的时候几个庆典现场来回奔波。
经过一年的努力,除去一家人的生活开支,还攒下了3万元,她的创业梦想再次燃起。然而,2008年汶川地震,刘祎在主持一场救灾捐款活动中,带头将自己的“创业基金”捐了两万元。刘祎拿着剩下的1万元钱与朋友在南门桥头合伙开了家金缘庆典公司。万事开头难,无数急需解决的问题扑面而来:招员工、找业务、活动策划、现场执行……性格要强的刘祎在困难面前,没有退缩,慢慢地,公司发展步入正轨,一笔笔订单纷至沓来。
“一年时间,我们策划执行了大大小小的活动百余场。”提起创业初期的成绩,刘祎颇为自豪。
然而,正当公司蒸蒸日上的时候,2011年5月,合伙人突然提出要刘祎退出公司,由于公司法人是合伙人,她既震惊又很无奈。
就在她意志消沉的时候,丈夫、母亲,弟弟妹妹都劝慰她,一些朋友也打来电话鼓励她,这让刘祎重新燃起斗志。
一切从零开始,刘祎再次创业,2011年7月成立了新金缘公司。凭着自己的努力,很快就站稳了脚跟,公司规模和业务都超越了从前,业务做到浙江、云南、贵州、重庆等地。
如今,刘祎所经营的新金缘公司业务从初期单一的庆典扩张到广告装饰、市政工程、文化传播、互联网广告等领域,也带动了一大群人就业创业。“公司有固定员工10多名,不固定职工50至100名。”刘祎说。
45岁的朱朝兵,从刘祎创业初期就一直在公司从事广告牌的安装工作,每年都有4万多元的收入。“公司待遇好,五险买齐,工资也很稳定。”朱朝兵说。
“我们公司可算得上‘老板的摇篮’。”最让刘祎骄傲的是公司每月一次的创业培训,带动不少有梦想的青年实现创业。“这些年,从我们公司出去自己创业成功的有10多人。”
2013年,刘祎被邻水县就业局选为优秀大学生创业模范去参加创业培训讲堂,为想创业的人做培训。2015至2017年期间她曾多次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得创业创新奖,被评为优秀创业青年。
“政府营造的良好创业环境,各职能部门的关心和扶持,自己对梦想的坚持,付出比别人多100倍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绩。”刘祎说。
不经历过风雨怎能见彩虹,只要坚持不懈,梦想总会实现。谈起今后的打算,刘祎表示,公司还得多元化发展,争取把业务做到全国各地。
新闻推荐
签约项目48个,协议资金达173.3亿元,走进粤港澳,广安还收获了什么?。2月28日至3月1日,“广安走进粤港澳”系列活动在深圳举行,这...
邻水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邻水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