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苗
“要不是你们,我的儿媳可能再也回不了家了,感谢你们!”5月28日,前锋区虎城乡茶花村10组的村民陈代华热泪盈眶地从广安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王德洪的手中接过失散多天的儿媳彭山山。
“儿媳智力有点问题,平时我都不让她一个人出门。”陈代华说,5月16日,他们在村里“走人户”,一不留神儿媳就走丢了,找了很多天都没有一点消息。“家里小孩才两岁,天天哭着要妈妈,我着急得很,但儿子过世了,我一个老汉只晓得到处找人,不晓得报警求助。”
王德洪告诉记者,5月21日上午10时20分,一辆面包车行驶至广安市救助管理站,将蓬头垢面的彭山山放到门口后就匆匆离开,他们立即把彭山山接到站里,并为她换洗了衣服等。“由于车速很快,监控没能拍下车牌。彭山山不会说话,身上也没有任何证件,我们无法得知她的家庭住址。”正当一筹莫展之际,有市民向广安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反映,前两天在东方小学外见过彭山山。该站工作人员随即前往东方小学印证消息,并从附近居民口中得知彭山山可能是华蓥双河附近的人。
“虽然这个消息并不准确,但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都要尽全力送她回家。”王德洪说,25日下午,他们走遍了华蓥市双河街道办事处的大街小巷,仔细询问周边群众,探听到前几天市场内有一位卖菜大娘丢失了哑巴女儿,是华蓥市禄市镇人。“我们有些激动地带着彭山山赶到卖菜大娘的家中,但大娘说彭山山不是她的女儿。”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王德洪一行人只好回到救助站,但为彭山山寻亲的事并没有就此打住,他们又在广安城区及周边张贴了大量寻亲启事。“5月28日,一位市民打来电话说,曾在宴席上见过彭山山,她是前锋区虎城乡茶花村10组的。”王德洪说,走到虎城乡卫生院门口,当地群众一眼就认出了彭山山,并带着他们前往彭山山家中。于是,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记者感言:
“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都要尽全力送她回家。”这不是救助站工作人员说出的冠冕堂皇的话,而是他们身体力行的准则。社会救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安全网,但日前发生的“干尸儿童”事件,却让人对社会救助机制倍感失望。
这一事件的发生很大原因在于信阳市救助站工作人员没有履职尽责,男童强强被派出所送到救助站,他们既不核实求助人员的身份信息,又不帮其寻找家人。第二天就将其转送到临时救助点,之后便不闻不问,以致于强强重度营养不良伴褥疮形成及结核病,最终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许多智力障碍、老年痴呆人员等被相关机构或好心人送到救助站,他们没有证件,也无法说出准确的家庭住址,这时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不应放过任何一丝希望,要尽全力为他们寻找回家的路,通过社会救助,让更多的人平安回家。
新闻推荐
本报讯(龚宇武胜记者站闫金强)6月4日下午,由共青团广安市委组织的“青春创业大讲堂”活动在武胜职业中专学校举行。广安福胜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晓应邀作客本次活动,与武胜职业中专200余名学...
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