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第一版)充分发挥政务服务平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完善并联审批实施办法,高效运行重大项目并联审批绿色通道,全面开展重点投资建设项目服务代办,行政审批“提速”效果明显,广安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成效。目前,广安市企业设立登记并联审批11个,投资总额1.3亿元,已成为全省行政审批项目数量最少、承诺办结时限最短的市州之一。
前不久,四川隆顺建筑有限公司负责人梁海鸥需要办理外出经营证。他来到华蓥市政务服务中心地税局办税大厅窗口,工作人员根据他提供的资料,将其信息录入系统,并将现场打印的纳税申报表交给梁海鸥核对。几分钟后,梁海鸥在纳税申报表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办证结束。
在优化办税流程、创新为民服务过程中,华蓥市地税局将行政审批集中授权到政务服务中心地税窗口,做到“一窗式”服务,缩短了办理时限60%以上。
“以前特别麻烦,办个证件怎么也得跑好几趟。”梁海鸥说,原来办理证件,要先到政务大厅报税,然后到地税局盖章,还要拿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有时候遇到办事人员出差,又要耽搁时间。如今,所有程序都可以在政务大厅完成,只要资料齐全,最多需要半个小时。
市民刘代平也深有同感。他告诉记者,一个窗口就能将事情办完,不仅节约时间,关键是省心。
提供服务快:做企业的“贴心保姆”
“没想到园区这么快就把公交车的问题解决了!”去年年底,广安临港大市场开业,生意火爆,但没有直达公交车这一问题让临港大市场负责人很头疼。今年2月初,该负责人将这一难题向枣山物流商贸园区反映后,园区管委会多次与公交公司协调,通过多方努力,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便有了直达临港大市场的公交车,临港大市场的业主们对此赞不绝口。
“现在遇到困难,不是我们去找园区,而是园区主动上门服务,帮我们解决问题。”川渝家居建材城经营公司经理代小清说,如今在枣山园区的企业里,随处可见园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细到供水供电,大到招商引资,只要企业有困难,他们总是第一时间为企业排忧解难。
“我们每周都要去各个企业了解情况,并把他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记录下来,能够立即解决的必须立即解决;不能够立即解决的,我们会立刻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跟进,为企业提供高效的服务。”园区管委会负责人龚显军翻开记录簿,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各个企业的需求和难题。
广安泰合国际商贸城项目负责人曹亚林告诉记者,园区有5位专职人员和他对口联系,项目有什么需要,不管是凌晨,还是节假日,他们都会立即解决问题。“有时办理一个手续,涉及多个部门,正常情况至少要一周,在枣山园区半小时就解决了。”曹亚林说。
如今,在枣山园区,每户入驻企业都能享受到“一对一”的贴心服务。“建立服务型园区,努力探索和创新服务方式,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是我们的首要责任。”龚显军介绍说,对入驻的企业,园区始终按照“一个项目、一名牵头领导、一个责任部门、一名服务人员”的“四个一”责任机制,及时收集了解项目的建设情况,跟踪掌握项目的办理进度,及时为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尽全力做好企业的“贴心保姆”,为企业、园区快节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新闻推荐
古色古香的涵虚亭。周瀚题作的《游涵虚园记》,现已斑驳难辨。涵虚园树木繁多,大树的根沿着萃屏楼延伸,并长出了小树。□本报记者兰宇李倩文/图提到广安区委所在地,肯定大多数广安市民都不陌生。但若...
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