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海军 苏冕 刘军 广安区记者站 张国盛
“以前经过山下时,总担心山顶的石头会滚下来,经过镇政府和国土部门共同防治,排除了安全隐患,现在心里踏实多了!”5月27日,广安区石笋镇伏龙村村民杨友华说道。
近年来,广安区按照“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原则,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扎实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应急管理工作,为群众织就了一张“安全防护网”。
全面排查 摸清隐患情况
广安区属地质灾害易发区。针对严峻的防灾形势,该区不断加大摸排力度,全面摸清和掌握地质灾害隐患情况。
据介绍,该区利用汛前时间,开展“拉网式”和“密集型”大排查,将排查结果逐一登记造册,并落实监测人员。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场镇、学校等人口密集区的排查,设立警示标志,发放“避险明白卡”。对“拿不准”的点邀请专业团队、专家进行会诊,划定防灾区域。
记者获悉,该区的地质灾害隐患主要集中在官盛镇、彭家乡、石笋镇、郑山乡、浓洄街道等地,目前,全区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68处,威胁总人数达1万余人。
强化责任 提高防灾意识
“各位老乡,现在正处在雨季,请大家注意观察山体和道路有无滑坡迹象……”5月26日上午,蒲莲乡蒲莲村地质灾害监测员杨勇向群众宣传道。
地质灾害防治,事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该区面对地灾隐患点多面广的实际,做到监控网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对隐患点逐点复核,圈定灾害点危及区范围,更新和设立警示标识标牌。充实健全乡、村、组三级联防责任制,逐级明确工作责任,达到每处隐患点均有监管责任人,确保防灾避险上下呼应,整体联动。
同时,该区通过“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等,直观生动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今年4月16日,还邀请省地环总站和西南交大等单位地灾防治专家,对全区230名地灾隐患监测人员进行培训,提高防灾救灾意识和能力。
多措并举 建好民生工程
“地质灾害防治是事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只有统筹推进灾害隐患点工程治理和避让搬迁工作,才能确保让群众远离地质灾害威胁。”区国土资源分局局长管卫东表示。
记者得知,该区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对受地灾威胁的68户农户实行避险搬迁安置。对危险区的农户,采取租房、投亲靠友等方式先妥善安排临时住处,结合新农村建设,对受灾农户实施安居工程,达到既让地灾危及区群众搬得出、能安居,又使受灾群众彻底解除地灾威胁的目的。目前,该区已搬迁农户10户。
抓好项目监管和实施,对地质灾害项目资金实行严格管理。加快5处不稳定斜坡治理工程实施进度,目前,广安区外国语实验学校、龙安乡大云山景区和石笋场镇后山3个不稳定斜坡治理工程进入施工财评阶段,北辰何家岩和长乐小学2个不稳定斜坡治理工程已进入施工图设计招投标阶段。
新闻推荐
本报讯(冯阳波广安区记者站何晟成)连日来,广安区浓洄派出所组织民警深入辖区各农贸市场、门市、小区,向群众开展法律知识宣传,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为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作出努力。活动中,该所民警走街串巷...
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