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新闻 华蓥新闻 邻水新闻 武胜新闻 岳池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广安市 > 广安新闻 > 正文

方坪凉洞 全国罕见

来源:广安日报 2015-07-31 21:25   https://www.yybnet.net/

凉洞由全条石修建,通风性好,国内罕见。图为凉洞全景。

凉洞内壁刻“古记(迹)凉洞”与捐款人姓名。

□本报记者 胡佐斌 文/图

每年盛夏,暑气逼人,面对炎炎夏日,现代人可依赖空调避暑,可古时的人们又是靠什么来避暑的呢?7月3日,本报“两江行”采访组走进广安区方坪乡发现,该乡境内有一个古时人们专门用于避暑的古建筑——凉洞,综合其取材与用途,可谓国内罕见,甚或为全国唯一。

凉洞为古迹,清代“湖广入川”时即有

凉洞位于方坪乡凉洞村5组,是凉洞村的地域标志,也是村内现存最古老的建筑。

到了现场,我们对凉洞才有了具体的概念,它位于一农家院外的岩体石坝上,是全由条石砌成的形如城门洞的建筑,呈南北走向,西面有10余级石阶连到凉洞顶上的平面。

洞内左右各置有一排预制板供人们坐卧,在农闲的日子,无论天气热与否,院内的村民总喜欢聚在这里,谈天说地。

现年85岁的当地村民苟克武老人介绍,一到夏天,凉洞里常常挤满了人,特别是晚上纳凉,人们呆在凉洞里根本不想回家,“六月三伏天,这里面连蚊子都没有,风直接从洞里对穿而过,凉快得很。要是两边坐满的话,一个院子的人就装得下。一到晚上,这里就像开大会一样。”

我们进入洞内打量,只见该洞高近3米,宽约2.5米,长约7米。按此空间,在改革开放之前,一个农家院在家人员,包括老少在内,也就30人左右,若全在此洞纳凉,一边排坐15人,应该不算拥挤。

是谁修筑的这个造福村民的凉洞呢?苟克武说:“现在这个凉洞是清宣统二年补修的,要说补修前的凉洞,没得哪个晓得。我们小时候就听到大人说,‘湖广填四川\’时我们苟家祖上来到这里,凉洞就有了。”

在凉洞内壁上,刻着“古记凉洞”,并特别描上了红漆,使这四个字特别引人注目。记者分析,题这四字的人读书应该不算多,而把“古迹”写成“古记”,要不然,“古记”二字就难理解了。

虽然村民都不知凉洞由谁所建,但村民们猜测,最早应该是有钱人为了方便过路行人在此纳凉休息而建的,因为凉洞旁边便是广安到华蓥双河的大路,而在凉洞附近,还有一口老井,在夏季时,井水冰凉,过往行人趁在凉洞休息时,还顺便在老井处打上一口冰凉的井水喝下去,当即凉到心底,非常的舒爽。

至于为何将凉洞建成城门洞的样式,记者分析,城门洞纳凉是城里人的常见方式,可为凉洞建设提供一个较好的参考。同时,建成城门洞的样式,不仅可以避雨,还更能彰显凉洞的大气与美观。

大树撬垮凉洞,苟氏家族捐款补修

“听以前的老人说,凉洞上方原来有棵大黄桷树,后来被大风吹倒,把凉洞也撬垮了。”苟克武说,为了方便继续纳凉,苟家便在全族发动捐款,对凉洞补修。

从老人的讲述中,记者感觉到,最早修凉洞的人其想法还是较好的,人们不仅可以在凉洞里纳凉,也可在凉洞顶上的大黄桷树下纳凉,这样就能方便更多的人。只是,他们在凉洞顶上栽黄桷树时并未想到,黄桷树属巨生树种,而且生长快,几十年时间便可长成需多人才能合抱的大树。再说,其根系发达,一旦成大树后,树根可能就已经把凉洞的条石挤松动了,再遇上狂风猛吹,凉洞又怎能固得住顶上的大树?其结果,自然是把凉洞一并掀垮。

苟克武指着凉洞最下面三层条石说:“你看,下面这三层和上面几层就明显不一样,估计这三层是原来的,上面是后来补修的。”只见从条石的凿痕来看,下三层条石的做工明显比上面各层要精细。正是这点不同,久而久之,村民们便编起故事来:修到三层时,掌墨师傅喊“涨水(即加工钱)”,但由于钱是各家各户捐的,便没人理会掌墨师傅的这句话,于是,掌墨师傅就修得毛手毛脚起来。

在凉洞西侧内壁,三层之上的条石中,依次刻着苟家各捐资者姓名及其所捐钱粮数量,落款为“宣统二年”。而在凉洞的脊石上,则刻着“苟氏合族补修凉洞一座”等字样。

凉洞里因刻上了捐资者的姓名,这一直成为苟家后人的骄傲。如村民苟克华指着洞壁上的“苟正朝”,很是得意地说:“这是我公(祖父)。”

凉洞里还有一个特别的规定,这一规定刻在了洞壁上。原来,在凉洞西面内壁左侧,上刻“禁止:乞丐不准住宿。”并描上了红漆。苟克武说,以前,凉洞里曾有乞丐住宿的现象,但乞丐脏兮兮的,人们不愿靠近,特别是在夏天,如果乞丐也在凉洞里,其他人就不愿到凉洞里去了。

而今,凉洞再也不及以前那么闹热了。主要原因是留在家里的人少了,同时,家家户户都有电风扇,甚至装上了空调,夏季晚上在凉洞里纳凉的现象基本绝迹了。但在白天,院里的老人们闲着无事时,还是喜欢来到这里,慢慢打发一天的时光。

比照国内同类建筑,方坪凉洞或为全国唯一方坪凉洞,看似一个用于避暑的极为普通的建筑,记者发现,采用全石材结构的凉洞在国内极为少见,甚至可称为全国唯一。

通过网络搜索“凉洞”一词即知,国内专门用于避暑功能的凉洞并不多,而国内现存的人工建造的凉洞,记者也只查到两处。

一处位于南京将军山生态旅游风景区内的凉洞。据介绍,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五月初,金军南侵受阻,金兀术撤退至建康(南京)城外,重兵驻扎在将军山一带。南京城素有“火炉”之称,金兵多是北方人甚怕暑热,为了避暑度夏,金军就征役民工挖掘“凉洞”,并放言欲长期驻守建康,以胁迫南宋朝廷。后因岳飞在将军山大败金兵,金军狼狈逃窜,凉洞并未发挥作用。

由此可知,南京将军山凉洞虽是人工挖掘而成,但严格意义上说,还算不上人工建造,它只是将就地型取土而成。

另一处则是湖南永顺土司城遗址里的凉洞。

永顺土司城遗址现已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据悉,这里自后唐天成三年(928年)至清雍正六年(1728年)的800年间一直是永顺土司王朝的都城。遗址处保存有完好的凉洞,这是代代永顺土司王夏季避暑之处,但该洞为砖室结构,且只有一个入口。

相比以上两个凉洞,方坪凉洞虽然出现时间可能较晚,但全是在地表建成,取材几乎全用条石,仅是顶上用泥土装填,而且是南北方向自然通风。相对而言,方坪凉洞具备干燥、明亮、通自然风的独特优势,是国内现存其他凉洞所不能比拟的。

如果记者没有说错的话,方坪凉洞从其采用石材和良好的通风性能上讲,应该具备全国唯一性,想必在古建筑中也应该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吧?

新闻推荐

前锋区司法局全力迎接“六五”普法检查验收

本报讯今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六五”普法工作考核验收年,为切实做好“六五”普法迎检工作,推进法治前锋建设深入开展,前锋区司法局高度重视,早谋划,精安排,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该局...

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方坪凉洞 全国罕见)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