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丙石刻造像(资料图片)
□刘敏
永兴镇,旧称甘溪场。这里是南宋四川宣抚使、一品大员安丙的故里。安丙,字子文,号皛然山叟。生于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卒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享年73岁。安丙其人,《宋史》有传。通过安丙墓地的全面发掘清理,特别是《安丙墓志》和相关文物的出土,为我们进一步认识了解安丙其人提供了翔实的实物佐证。
“不类常儿”的官宦子弟
安丙祖籍应州(今山西省应县),其九世祖安福,为后唐明宗拜为侍中兼中书令,典掌机密;其曾祖安康民赠太师封申国公,曾祖母李氏赠秦国夫人;祖父安郛赠太师封卫国公,祖母封鲁国夫人。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安丙便出生在这个封建贵族之家。安丙的出世,为这个官宦之家带来了添口增丁之喜。
优越的家庭环境为安丙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其祖父安郛尤其注重对安丙的培养教育,“置膝上,口授《论语》、《孝经》”,“常引至田间观刈麦”。安丙自幼天资聪明,智慧过人,凡所学“不数过成诵,及从小,学已不类常儿”。在家里,安丙是个慈孝有节的孩子,“公性孝慈,未冠已知养亲,乃折节从人”。在外能与人友善交往,处处受路人所推崇拥戴,“假馆教学,以口菠水间,挟册游金泉,一时同行皆畏公为雄”。时乡人曾预言:“皛山之神降生人间,更后五十年,当以勋业致贵,即此儿也。”家族的精心调教和安丙自身所具备的才智,亦如乡人预言,宋淳熙五年(1178)四月,安丙中进士,同年调昌州大足县任主簿,从此告别家乡,踏上致仕之途。
勤政爱民的地方官吏
安丙为官,勤于朝政,奉公清廉,善于调查,体察民情,深受百姓拥戴。任大足主簿秩满,赴临安见朝,面向圣上“陈蜀利病十五事,言皆剀切”;嘉泰三年(1204),任隆庆府通判时,郡发大水,灾民流离失所,生计难为,安丙即“发常平粟赈之”,并深入灾区踏勘灾情,“凿石徙溪”以根治水灾之患;知大安军时又遇旱灾,库平紧缺,为赈灾民毅然将其家产卖掉,买进粮食分发于民众,朝廷为彰其举,“诏加一秩”;任四川宣抚使时,西和“谓四州兵后,民不聊生”,请求安丙报奏朝廷“请蠲租以惠创益”,免除徭役租税,“诏皆从之”。
精忠报国的爱国将领
安丙是平叛抗金、精忠报国的爱国将领。安丙涉政以后,深得帅将吴挺重用,政绩卓著,政声著闻。开禧二年(1206),程松为四川宣抚使,吴挺之子吴曦为副使。4月,吴曦遣人至金营,密约将关外阶州、成州、和州和凤州送于金,条件是求封蜀王。其间,安丙曾向程松面奏,因与吴父常往,对吴曦其为人有所了解,言“曦必误国,松不省”。同时,吴曦又奏将安丙调其随军转运司。“癸酉,曦受金诏称蜀王,牓谕四川。三年正月甲午,曦僭号建官,称臣于金,以其月为元年,改兴州为兴德府”。吴曦反叛,封安丙为中大夫、丞相长史,权行都省事。安丙“阴有图曦之志”,故告病不出,暗中遣子安癸仲“潜出入市肆间,诡为货金……欲纠合志同,以助义举”。遂与合江仓官杨巨源、兴州中军正将李好义合谋平叛,“以二月甲戌,命好义夜集麾下勇敢七十人,宿其家,告以大举,授以方略”。第二天黎明,李好义、杨巨源等假传圣诏,速诛吴曦。平息吴曦之乱以后,安丙名声大噪,内受朝廷重用,外受金人抽薪刻骨之恨。随着平叛告捷,安丙以其丰富的作战谋略,即对金发动了全面的反击,收复了失地,安丙“独戒饬将士,恫疑虚喝,以攻为守,威声甚著”。之后,红巾军起,四川大震,甚于吴曦之变。安丙时因受排挤而“三辞”还乡未起。面对蜀乱,张方、魏了翁等上书于朝廷:“谓安不起,则贼未即平,蜀未可定。”由此,安丙又起为四川宣抚使,不久红巾军之乱亦被平息。
安丙一生,为国“平叛吴曦”、“抗金保蜀”、“平定红巾军”,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得到了朝廷多次的嘉奖和蜀中百姓的爱戴,仅就目前所遗存于陕、甘边界和四川的“安公祠”遗迹,就达10余处之多。
跌宕起伏的坷坎人生
安丙的政治生涯并非一帆风顺,曾经历过起伏跌宕的人生坎坷。平叛吴曦之后,“朝论尤丙轻举”,曾下旨加强守备,勿盲目讨金。嘉定七年(1214)春,安丙指挥其部属夜袭秦州而败归,被告上朝廷,遂被免去四川制置大使,调知潭州并湖南安抚使。其间,“留意学校,请于太常创‘大成乐\’”。谁知政坛凶险,“而政尚严酷”,其所作所为乃被群僚所检举至朝廷,等待的却是“三秩”而还蜀归乡。十二年,红巾军乱蜀,朝廷在张方、魏了翁的请奏和蜀中安丙旧属的劝说下,“己酉,诏起丙为四川宣抚使”。红巾军平定以后,又将其降职为保宁军节度使兼利东安抚使,知兴元府,“公力辞兼判之命”。
博学多才的士大夫
安丙是一个博学多才的士大夫,《宋史·安丙传》说他知潭州时“留意学校”,并“请于太常创大成乐”,“和渊明《归来去》辞,使善协律者歌之,意其实盍,公历年护塞,军旅事丛沓,曾不得一伸眉寄兴”。他还经常到学馆“讲说《经》、《史》,每公庭昼静,凝香一室,自谓为郡之乐”。居家时,“时至则相与寻胜赏幽,为一觞一咏之乐”。在家乡“山园有石洞,号皛然,洞天水竹,清奇掩映前后”,安丙常与友人游玩后“醉卧石间”,陶然情趣。临死之前还作诗,其一联云:“会有风云来借势,恐生岬角去登仙。”安丙平生最喜欢围棋,“尤为澹泊,惟弈棋至老不倦,虽倥偬不废”,却也“几成癖矣”。我们在对安丙墓进行发掘清理的过程中,也曾先后出土过十余枚灰色玉石质围棋子。据有关资料显示,在今陕西汉中境内,还有安丙当年留下的摩崖石刻诗律和游记题刻传世。其生平还著有《靖蜀编》四编,《安西楼记》和《皛然集》。《宋诗纪事补遗》录安丙诗一首,《宋代蜀文遗辑存》录其文六篇。
安丙不仅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士大夫、平叛抗金的爱国将领,还是一位勤政清廉的地方父母官。他情系故土,热爱家乡,在外为官四十余载,始终没有忘记养育他的故乡,十分注重家乡的建设与发展,对家乡的公益事业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如保存至今的岳池、广安之域的安公桥,今广安城区的白塔、文笔星等古建筑,便是这位乡友捐资所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广安区公安分局网安大队以“净网行动”为契机,全面排查、督促整改网站网页安全隐患和管理漏洞,不断强化网络论坛管理。整治行动中,网安大队坚持全面清理,掌握底数,加强本地网站网页备案管...
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