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石圆砚底铭文
紫石圆砚
□刘敏 文/图
这件民国紫石浮雕圆砚,系市内文物机构旧藏。砚石质含铁质较多,故呈紫色,形成物质细腻,颗粒均匀,质地缜密坚实,晶莹温润。圆形,径30厘米,高3.7厘米。砚面沿依势浮雕二龙戏珠纹饰,间以海水纹、云纹以饰。砚底有行楷“主席赐存/笔扫/千军/职杨家骧敬赠”款。
这件紫石浮雕圆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其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匠心独运的设计理念和高超的雕刻工艺。石质文物的设计,或因石质本体特征进行点缀,或在成形器物上进行再装饰。这件紫石浮雕圆砚,就采用了这种再装饰手法,选用了《二龙戏珠》的艺术题材和高超的浮雕工艺,完美再现了石砚的艺术之美。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两栖动物,它是华夏图腾文化的标志;珠即珍珠,龙珠可避水与火,是吉祥的象征。相传,天池山中有两条青龙在此深潭修炼,它们行风播雨,百姓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龙也备受人们的爱戴。池潭也是仙女们洗澡的地方,一次,仙女们正在池中嬉戏,一熊怪对众仙女进行调戏。青龙听到呼救声立即披甲持械解救仙女,熊怪被擒。王母娘娘知晓后,从葫芦里取出一颗金珠送给青龙,让它们早日修炼成功。但金珠只有一颗,两条龙推来让去,谁也不想独吞,金珠在二龙之间蹿上跳下。玉皇大帝知晓后,也受感动,便又取出一颗金珠给青龙送去,青龙各呑下一金珠后便成了掌管百姓命运的天神。
砚底所题“笔扫千军”,系杨家骧所为。扫,即清除、消灭之意,形容笔力雄健、雄奇奔放、无所匹敌,如同有横扫千军万马的气势。成语典故出处自杜甫《醉歌行》诗“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横扫千人军”,晋人王羲之也有“纸者阵也,笔者刀稍也,墨者鍪甲也,砚者城池也,本领者将军也,心意者副将也”之说。杨家骧所题“笔扫千军”,还含有赞誉杨森戎马一生之意。
杨家骧系四川军阀杨森部属。杨森(1884-1977),字子惠,原名淑泽,又名伯坚,广安区龙台镇红日村人。杨森从一个普通陆军速成学堂毕业,没几年便活跃于军阀角逐的战争之中,成为四川军阀史上一个举足轻重的风云人物和著名将领。他历任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长、第27集团军总司令、第9战区副司令长官、贵州省主席、重庆市长、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台湾总统府国策顾问、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理事长、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等职。杨森与“水晶猴子”邓锡侯、“巴壁虎”刘湘、“多宝道人”刘文辉、“王灵官”王陵基并称“川军五行”,同时他还是民间秘密组织袍哥会的一名舵主。杨森在四川军阀中敛财手段很高,历年来通过投资地产、开办公司、贩卖烟土,赚的钱无以数计,在英、美和日本的银行都有巨额存款,重庆、汉口、上海、泸州都有豪华公馆,富比王公。这些钱财正是他的资本。杨森是颇具传奇色彩的一位,他经历了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军阀混战、抗日战争等历史时期,既有早年讨袁护国、炮击英舰,保护朱德、陈毅、胡志明的正义之举,又有勾结吴佩孚破坏革命、制造“平江惨案”和积极追随蒋介石打内战的斑斑劣迹,最后逃至台湾,而以93岁高龄寿终正寝,成为四川军阀中活动空间最广、经历最复杂、寿命最长的一个。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前锋区人民检察院对熊某某涉嫌盗窃罪批准逮捕。经查,2015年7月1日下午,蒋某某向广安经开区公安分局报案称:自己公司承包的朝阳大道三段中心绿化隔离带的工地上已经栽种好的两棵三角梅桩树...
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