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均 曾维江 华蓥记者站 雷长生
8月20日,“行南丝绸之路,游大熊猫家乡——欧洲熊猫粉丝四川探亲之旅”活动巡游至华蓥。来自法国、德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10名熊猫粉丝和中外媒体的20余名记者走进华蓥山,在华蓥山野化放归培训基地与大熊猫亲密接触。这是近年来华蓥旅游业掀起的又一轮大发展的缩影。
和改革开放同龄的华蓥,因“三线建设”而立,也因“三线建设”而兴——得益于以八大军工企业为代表的工业产业的蓬勃发展,1985年华蓥撤销工农区建立县级市。30年来,华蓥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旅游业,是国计民生的要素,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是结构调整的生力军。”随着军工企业外迁,“一黑一白”资源枯竭,华蓥市委市政府洞悉,必须找到新的经济发展方向。自此,旅游业这个新兴产业正式融入华蓥经济社会发展洪流,并逐渐从配角变成耀眼的主角……
资源:在挖掘整合中开发
单凭一座山,华蓥名声在外。华蓥山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山”,华蓥山宝鼎素有“东朝峨眉,西朝宝鼎”的美誉,华蓥山天池位列全国三大天池之一……华蓥山究竟蕴藏着多少旅游资源?
华蓥挖掘旅游资源,最早可追溯到1988年——组织第一次旅游资源探查,编辑有史以来第一本旅游画册,拍摄第一部华蓥山电视风光片。直到2002年,通过全面普查、挖掘整理,华蓥山旅游资源的自身特色和比较优势,才第一次较为完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红色旅游资源富集珍贵。作为红岩精神的发祥地,华蓥山是解放战争时期华蓥山游击队的革命根据地,境内尚存有《新华日报》造纸厂的泡料池、碾料槽、煮料灶,华蓥山游击队宿营地、游击战壕、藏枪存粮洞等,还有上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八大军工厂遗址遗迹。
绿色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四川盆地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华蓥山石林,以峰奇、石怪、山绿、谷幽著称;川东最大的高山喀斯特天然岩溶湖泊华蓥山天池,与长白山天池、天山天池并称“全国三大天池”。此外,还有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广安蜜梨度假村,长达20余公里的溶洞群景观仙鹤洞,“天然大氧吧”水杉山庄,1200年前开凿的古栈道,原始林海、竹海、瀑布、峡谷、云海等。
丰富多彩的人文旅游资源是另一大亮点。安丙及其族人墓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安丙生祠褒先寺是目前川东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华蓥山宝鼎丰厚悠久的佛教文化闻名天下。
经过反复调研,华蓥市认为:华蓥山充满神奇魅力,开发旅游资源大有可为。
战略:在改革创新中升华
为充分利用华蓥山旅游资源优势,该市提出“打造旅游支柱产业”,筹资300余万元编制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石林、天池、宝鼎、皛然山等旅游区(点)规划。2006年,成功创建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8年,编制完成《华蓥山乡村旅游廊道总体规划》,勾画出乡村旅游发展宏伟蓝图。2009年,投入5000余万元建设乡村旅游发展配套设施。2010年,成功创建为省乡村旅游示范市。2011年,将原有的“旅游兴市”战略调整为“旅游强市”战略。2012年,成功创建为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市。
2013年,华蓥市提出“工业城、旅游市”发展战略,把旅游业摆在与工业同等重要的位置。2014年,大熊猫成功入驻华蓥山,华蓥市以全局视野、战略眼光、系统思维统筹、谋划旅游发展,提出“雄奇华蓥山·佛门结缘地·熊猫新家园”的形象定位和打造“国际立体山地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总体目标要求,明确“一心两环三区五组团”的空间布局。
现在,华蓥旅游有更宏伟的目标:把华蓥山建成在全国有影响力、世界有知名度的旅游名山、名市;力争到2017年,华蓥山旅游区成功创建为国家5A级景区,2021年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025年华蓥山成为国际知名的立体山地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市场:在砥砺竞争中成长
如何做大旅游市场?该市首先加强交通、通讯、水电气等基础配套建设,从改善旅游开发环境入手。
2002年以来,该市投资近两亿元,先后建成天石路、天池湖环湖路等一批高标准旅游公路,旅游公路网络逐步形成。加强配套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主要景区实现通讯、水电气、有线电视“五通”;关闭、整治和搬迁了景区及公路沿线的“三窑三场”;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快速提升城区、景区、旅游公路沿线绿化率。各景区旅游交通、停车场、旅游厕所、通讯、医疗等服务设施日益完善。
同时,强力宣传促销,拓展旅游客源市场。成功举办华蓥山旅游文化节10届,协助拍摄电视连续剧《双枪老太婆》,邀请媒体拍摄《“幺妹”走上月亮坡之后》、《远方的家》北纬30°中国行等,创作出10余首华蓥本土
歌曲,以深度报道和艺术形式宣传华蓥旅游。主动融入旅游环线,参与建成“重庆——广安(华蓥)——遵义——贵阳”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与广安、南充等八地共同建立“川东北旅游环线”,与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形成红岩连线精品旅游线,与邓小平故里、大英死海建立“川东精品旅游联合体”,华蓥旅游产品和旅游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
产业:在培育发展中壮大
“187.3万”“11.11亿”;
“550.2万”“39.06亿”。
两组相差悬殊的数据,时间距离仅为5年。
2014年,华蓥旅游接待游客550.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9.06亿元;2009年则分别为187.3万人次、11.11亿元。这一数据的变化,彰显了华蓥旅游发展的活力。
开发石林景区时,该市成功探索出“国有资源、民间投资、专家管理”开发模式,实现“所有权、开发权、管理权”三权分离,使国家资源有效保护、企业开发经济收益和专家管理品牌效应和谐统一。在景区建设中,坚持“红绿结合,以红促绿”开发思路,致力打造精品景区。截至目前,华蓥山石林旅游区完成投资5亿元,打造出100余处自然景观和红色景点。
目前,华蓥山旅游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广安蜜梨度假村获评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成功创建为国家2A级旅游景区;红岩等5乡镇获评省乡村旅游示范镇,高顶村等3个村获评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华蓥山大熊猫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宝鼎景区、天池湖景区、仙鹤洞景区等相继签约或动工建设;峨凤岭森林农庄、君兰天下、梨园新村、枇杷山庄、梦幻花海、海棠博览园等全市乡村旅游点建设稳步推进;高兴林家新村、阳和偏岩子新村成为全省产村相融、农旅互动的典范。华蓥旅游已逐步成为广安旅游的龙头。
新闻推荐
□邓和平前锋记者站甘凤云“安全就是幸福”。为使安全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安全措施进一步落到实处,今年以来,前锋区加强全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织密织牢全区安全生产防护网,全力维护人民...
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