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佐斌
目前,广安市处于今年最炎热的中伏时段,暴雨随时可能来袭。
8月3日下午3时许,在华蓥市永兴镇大佛村大型泥鳅养殖场的管理房内,村民赵渠彪坐在电扇旁,手中捧着一杯清茶,时不时地呷上一口。
“每天早晚,我把泥鳅喂了就没事了。最主要的是,现在我不用担心啥子。”赵渠彪告诉记者,由政府项目投资与业主自筹资金相结合修建的养殖场排洪渠工程已完成大半,即便是现在突然下暴雨引发山洪,我也不用担心养殖场被淹了。而在去年9月中旬,一场暴雨山洪将其养殖场的泥鳅冲走了大半,让他原计划当年创收100万元的梦想打了水漂。
32岁的赵渠彪是大佛村村民。2013年,他曾先后在简阳、遂宁等地自费学习泥鳅养殖技术,当年下半年,便与几位朋友合伙在本村租下沟田100亩,建起了大型泥鳅养殖场,一共有21口池子,由赵渠彪具体负责管理。去年初,养殖场正式投苗,按计划,到当年底,便可实现产值100万元左右。但在去年9月的一场山洪中,养殖场仅有3口池子幸免于难,其他池子的泥鳅全被冲跑了。
那次山洪让养殖场损失惨重。赵渠彪说,他们养殖的品种是长江源系列,该品种泥鳅生长速度快,肉质好,市场批发价一般在每公斤50元左右。市场销路不错,从去年8月开始,重庆水产批发市场的批发商便已联系他们准备要货,“按现有养殖规模,每年创收100万元没问题。”
一场山洪冲走了他们的希望。赵渠彪只得咬咬牙,以未受损的3口池塘为种源,开启了2015年致富梦想。
就在去年9月,养殖场泥鳅被山洪冲走后不久,永兴镇党委政府便得知了这一情况。据该镇党委负责人告诉记者:“从赵渠彪租地建养殖场起,我们便一直关注着他们的发展,并热情地为他们服务。当山洪冲走泥鳅后,我们才发觉,在服务业主方面,我们仍做得不够。于是,我们主动将养殖场排洪渠的建设问题纳入向上争取的项目中。”
在排洪渠建设现场,赵渠彪说,渠道宽1.8米,深1.5米,对满足养殖场一带的排洪需求来说,绰绰有余,“即便是比去年大两倍的山洪,这沟渠排水也来得及,同时,镇上还帮我们建设了700米全硬化的作业便道,到卖泥鳅时,会方便很多。”
赵渠彪还告诉记者,就在当天上午,重庆批发商又打来电话洽谈购销业务,今年已是丰收在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谯乔李想广安区记者站廖小兵)今年以来,区发改局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加强机关党的建设,效果明显。局班子成员先后多次深入“111”工程、重大项目等建设现场进行专题调研,了解项目建设进度...
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