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新闻 华蓥新闻 邻水新闻 武胜新闻 岳池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广安市 > 广安新闻 > 正文

石垭镇给力***

来源:广安日报 2015-11-12 04:26   https://www.yybnet.net/

□彭敏 岳池记者站 肖勇 张秋林

“没想到,我78岁了还能住进这么好的新房子,***政策硬是好哟!”11月10日,石垭镇陈家沟村二组的贫困户曹学元一边收拾庭院卫生一边告诉记者,他家以前的老房子是泥巴墙,遇到刮风下雨,整夜都睡不着觉,担心房子垮塌。今年6月,在帮扶部门、镇、村的帮助下,曹学元家建成了近100平方米的新房。“现在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曹学元满脸喜悦。

贫困户曹学元家的变化只是石垭镇开展***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镇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大力落实县委县政府系列决策部署,按照***、建档立卡和产业到村到户等要求,将***工作列为“第一民生工程”,纳入全镇发展工作的中心去思考和谋划,通过近两年努力,全镇累计投入资金818万元,帮助698户2251人脱贫。

基础设施持续改善

“嫁女不嫁陈家沟,爬坡上坎路难走,嫁完女子又‘嫁\’儿,再也不回穷沟沟。”在陈家沟村,一段顺口溜道出了村里曾经的贫困闭塞。

该村党支部书记陈廷友告诉记者,陈家沟村处于岳池、广安的交界处,三面环山,村民要去龙安乡和广门乡,要走近2个小时的山路。多年来,村民一直饱受“出行难”的困扰。

如今,随着***工作深入开展,陈家沟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年,新修水泥路1.1公里,泥结碎石路3.43公里,基本实现了组组通公路。”陈廷友说,***不仅让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也为乡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据石垭镇政府负责人介绍,通过实施***,该镇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全镇贫困村新建成水泥路5公里、泥结碎石路11.1公里,引水渠、作业便道、山平塘、过水涵洞建设整治正在如火如荼开展。此外,全镇完成新村建设6个,新(改)建村活动室5个,实施危房改造36户,修建垃圾收集点175处,村民人居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特色产业稳步发展

11月10日,走进石垭镇大邑山村,满山坡的藤椒长势喜人,山下的优质柠檬基地一望无际。

谁曾想,就在一年前,大邑山村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贫困村。“一年地里的产出人均不到一千元,除去成本一人就只有两、三百元。”该村二组贫困户唐祖斌说。

“只有产业发展了,才能建立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群众有了共识后,帮扶部门、镇、村共同发力,引进业主建起了藤椒基地、优质柠檬基地。

“现在把土地流转给业主,每亩就有600多元的租金,比自己种地收入还要高。到基地务工一年还有几千元的收入。”唐祖斌对产业发展带来的实惠连声叫好。

“产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老百姓分得更多红利。”柠檬基地负责人王勇告诉记者,基地正在努力探索新的机制:前三年果树的培养期过后,基地将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把所有的果树承包出去,并以每个月600元的基本工资和每斤0.1元的产量工资为承包单位结算,让村民们在产业发展中实现利益最大化,带动周边的百姓增收。

据介绍,在***工作中,石垭镇按照“产村相融、农旅结合、标准建设、成片推进”的理念,大力发展优质蔬菜、优质水果、优质畜禽等产业,同步发展优质水产、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探索“联合社+合作社+社员”等产业发展模式。目前,该镇发展藤椒1280亩、山药800亩、血橙1500亩、柠檬1800余亩。特色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14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61元。

新闻推荐

创新体制机制助推“百镇建设”

本报讯(广安区记者站张国盛)11月11日,全市“百镇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推进会在广安区召开。会议交流讨论了“百镇建设”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工作的经验做法,并就有关工作进行部署。据了解,全省自2013年...

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PPS项目快速推进2015-11-15 21:17
猜你喜欢:
评论:( 石垭镇给力***)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